成龙周星驰:成龙周星驰20年前是最耀眼的星

奇闻趣事 2023-10-25 10:16www.kangaizheng.com童年趣事
“双周一成”,20世纪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
21世纪来了,曾经的王者如今即将走下神坛!
成龙、周星驰,20年后他们的电影相遇,而这一遇却是“故人不再”。
1999年,成龙的电影《玻璃樽》和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同天上映。
最终《喜剧之王》(2900万)以200万港元优势超越《玻璃樽》(2700万)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玻璃樽》屈居亚军。
20年后,成龙《神探蒲松龄》和周星驰《新喜剧之王》又同日上映,但却双双陨落。
《新喜剧之王》高开低走,口碑恶化,今日票房直线下降。
《神探蒲松龄》更是无奈,4.4分开局,首日即被《熊出没》碾压。
随着口碑不断恶化,两位曾经耀眼的星如今成为千夫所指的“讨伐对象”。
周星驰炒冷饭,讲老梗,卖情怀,江郎才尽。
成龙透支信任,“传奇攻沙”,晚节不保。
网络上对两位的新作骂声一片,人设似乎就此崩塌。
但他们真的缺钱吗?
龙叔不缺。
星爷也不缺。
但龙叔为什么要接这么烂的电影?
星爷又为何拍出这种片子呢?
其实我们都懂,只是不愿意承认。
《神探蒲松龄》剧本很烂,但龙叔接了,因为这个角色“很挑战”。
龙叔巅峰时期的电影大多走的是“警匪”路线。
到了晚年,打不动的年纪,龙叔想拍点其他的角色。
《绝地逃亡》《功夫瑜伽》《英伦对决》《机器之血》每次都是一个不同类型角色的挑战。
而这回,龙叔选中了“蒲松龄”。
同样是以文戏为主,又是熟知的“聊斋”故事,这个尝试可以有。
而惨败的事实证明,龙叔的这次选择又错了。
但我相信这不是一部。
《新喜剧之王》便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大女主”的电影国内不多见,但星爷敢做。
全片“零牌面”阵容的电影国内也不多见,但星爷就敢用他们。
,星爷的“尝试”也“失败”了。
因为很多人不愿再去接受不是周星驰自己演的无厘头。
对《新喜剧之王》的差评铺天盖地卷来,但多数人说不清电影哪里烂,所以只能评价“卖情怀的大烂片”。
对于龙叔而言,和不同的年轻演员拍电影是一种享受。
不同于龙叔的理想,星爷想要做自己的电影,做更好的有自我特色的电影。
,观众似乎已经变了!
曾经站在华语电影顶端的成龙已经慢慢走下神坛。
而周星驰自《新喜剧之王》起也将便的暗淡。
是时代选择了他们。
但时代又要将他们抛弃吗?
20年前的一幕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玻璃樽》和《喜剧之王》两个剧组相遇,协商各自去客串一把。
于是互相成就了一段经典。
而两部电影对他们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玻璃樽》是成龙以制片人身份主演的电影。
更重要的是该片是成龙进军好莱坞后的首部中文电影。
《喜剧之王》对周星驰的意义更不用赘述。
作为星爷的一部自传性的电影,喜剧悲说展现了经典周氏无厘头的一部分。
1999年,两部电影同日上映,并斩获了年度冠亚军。
20年后,还是两个人的各自电影,龙叔的早被观众“放弃”,星爷的也终成了众矢之的。
但20年间,他们带给我们的换乐,我们还记得多少呢?
新老更替,老一辈电影人终将从荧幕上离开,但在“骂声”中落幕,这不该是巨星的落幕方式。
对于《神探蒲松龄》而言,龙叔接了个很烂的本子。
对于《新喜剧之王》而言,星爷拍了个更“深奥”的电影。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