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戏剧 侗族的“咚咚推”是一种什么表演形式
戏剧一直是古代唯一的观赏消遣方式,北方的京剧、豫剧、还有川剧都是十分有名的,在南方的歌仔戏也是很火的,在一些民族中也有着他们自己的戏剧。本期文化带你了解侗族傩戏。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
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侗族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趣事百科
- 秦海璐结过多少次婚 秦海璐有几次婚姻
- 女生身高多少算矮 女生身高多少以下算矮
-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是谁发明
- 大兴安岭巨蛇事件 大兴安岭巨蛇事件真相
- 黄晓明宣布恋情 黄晓明公布新恋情
- 红色高跟鞋吉他谱 红色高跟鞋吉他谱G调弹唱
- 爱上黑社会老大:爱上黑社会老大的电影
- 安娜贝尔原型事件 安娜贝尔原型长什么样
- 李谷一的身高是多少 歌唱家李谷一身高多少厘米
- 霍思燕和江一燕什么关系 江一燕和霍思燕哪个更
- 三星堆为什么不敢研究了 三星堆为什么不敢挖掘
- 朱秀华事件:朱秀华事件骗局
- 方琼现任老公是谁 方琼老公个人资料
- 东来东往现状:东来东往是哪里人
- 太湖冤案事件真相 太湖冤案事件真相揭秘
- 双鱼玉佩恐怖的黑白照 双鱼玉佩黑白照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