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世界之最。(央企建造!海南自贸港的“世界
小新视角:海南自贸港盛事——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华丽篇章
5月7日至10日,一场盛大的全球消费盛宴即将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这里,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共襄盛举,一览全球精品。
从广交会的出口扩大,到服贸会的服务业开放,再到进博会的进口拓展,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更是这一开放战略的生动实践。
国资央企,作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先锋队,立足海南所需,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投身这一伟大建设。他们打造的众多世界之最、全国之首、省内第一,正在自贸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数不清的辉煌成就中,让我们一睹几处亮点:
海口市国际免税城,世界最大单体免税商业综合体。投资超百亿的项目,由中国旅游集团投资,中建集团所属中建一局承建。这里将是未来中国商业的新标杆,世界旅游零售的新名片。
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亚洲最大帆船基地公共码头。这个项目由中船九院设计并参与建设,拥有610个停靠泊位,是一个集体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为海口的经济增长和海洋运动发展创造基础。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展示着亚洲面积最大的纯木结构屋面。这里的设计融合了黎族文化与现代建筑,展示了海口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海南省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是全国最大的5G商业应用项目。中国联通与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诊断,助力实现“小不进城,大不出岛”,具有重大的行业标杆意义和影响力。
这些项目,是央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杰出代表,展现了中国的开放与进取,也展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蓬勃生机。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中国的进步,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作为海南地区医疗与科技发展的推动者,海南省六家三甲医院纷纷设立远程诊断中心,借助先进的5G网络,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远程诊断合作。这一举措不仅让基层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更是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为海南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内首家七星级酒店——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以其豪华与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大亮点。该酒店由中建集团承建,占地面积广阔,是一座集度假酒店、娱乐、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其塔楼采用亚特兰蒂斯海豚鳍造型,裙房则呈现出乘风破浪的渔船意象,展现出自然与建筑和谐共生的理念。该酒店注重绿色节能建设,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确保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绿色与可持续。
海南海文大桥作为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特大桥,创造了国内桥梁建设的新里程碑。这座大桥不仅缩短了文昌到海口的车程时间,还是海南省内最长、桥塔最高的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作为海澄文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环岛旅游公路的关键部分,海文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于海南地区的交通互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在海南的首座加氢站——琼海银丰撬装加氢站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海南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达500公斤,为中国石化的清洁能源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计划在海南建成10座以上加氢站,为海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海南文昌2×46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作为海南首座大型天然气调峰电厂,其全面投产发电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该工程由南方电网投资兴建,设计年发电量达22.76亿度。电厂的建成投产不仅提高了海南省清洁能源的装机占比,还加速了海南岛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的构建。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是“十四五”时期开工的首个核电项目,也是海南最大的电力工程投资项目。该项目由华能和中核集团共同建造,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融合版技术方案。项目建成后,将向海南省输送大量清洁电量,相当于减少大量标煤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海南岛的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海南新闻快报
2月25日,海南电网公司投资打造的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海口龙华充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该充换电站采用了经济最优的调度策略,通过风光系统和电网的协同工作,实现了站内分布式能源的自发自用和余量电能上网,有效降低了站内用电成本,提高了充换电站的运营效率。自试运行以来,节约电量占比高达10.5%,为海南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协调控制树立了典范,有望为海南各类产业园区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的平台支撑。
紧接着,在4月9日,海南自贸港首个电力营商环境体验中心——电力营商环境海口体验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集成了传统供电营业厅与智慧用能服务,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供电服务。中心包括电力服务大数据区、综合能源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将优质服务和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为客户带来优质服务体验。这是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电投海南分公司联手沪能公司在海南省打造的省首个“光储充检修”一体化充电站——美兰机场充电站也于今年成功投运。该项目实现了多项功能融合,包括光伏能源接入、削峰填谷等,还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的检测和维修服务,特别助力解决乡村百姓出行问题,为海南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贡献力量。
而在基础设施领域,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项目尤为突出。其建设的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营,拥有海南省唯一的30万吨级公共油品码头和配套设施。该项目对于洋浦建成南方重要的石油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基地起到推动作用,也是海南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
博鳌研究型医院项目作为海南省首个单体建筑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的装配式公立医院建筑也备受瞩目。该项目装配率达到50%,包含医疗、科研等功能用房,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国家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研究中心,为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支持。
海南的另一项重大进展则是其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三亚有轨电车示范线的正式运营。这条线路于去年正式载客运营,全长8.37公里,设计时速70公里,连接建港路站和三亚火车站,为海南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开创了新篇章。以上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示了海南在各个领域的显著发展和创新实力。作为新时代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有轨电车以其集约高效、绿色环保、安全舒适和便捷准时的特点,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全新的公共出行体验。它的开通运营,无疑将极大地改善居民的公共出行体验,提升城市的交通品位,并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在海南,一项创新的教育项目正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如火如荼地开展——海南省首个专递课堂建设试点。2020年,中国国新参与建设了这一试点,为项目提供了互动录、集控系统等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持。通过远程互动教学的方式,该项目为孩子们“速递”了学校里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的国家规定课程,使得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也能与城镇学校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白沙县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优势,一直是中央企业投资建设的热土。中央企业在此将继续加强战略谋划,推动规划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共同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优化项目建设,共同为海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这片热土上,各中央企业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为海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责任编辑:孙甜
执行主编:刘海草、张灏然
内容来源:各中央企业联手助力海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