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男子患巨舌症 21年舌头长到25厘米
昨日,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内,专家们正在详细解析一名病情严重的患者的状况。这位患者的舌头异常巨大,长达25厘米,压迫着牙齿和面部,导致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困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决定为这位来自宝鸡的“巨舌症”患者王有平实施手术。
王有平的巨舌病症已有21年的历史,他的舌头不仅是正常的五六倍大小,而且宽10厘米,厚7厘米,伸出在口腔外,导致嘴巴无法闭合。雷德林教授表示,王有平的病变范围广泛,涉及双侧上下唇、颊部、腮腺咬合区等10个部位。
对于王有平来说,每一刻都生活在痛苦和尴尬之中。他的舌头因为太长而无法遮挡,只能长时间暴露在外面。说话变得困难,饮食也无法正常,只能依靠半流食维持。甚至有时候,他的呼吸都会变得困难。更危险的是,他的舌头因为病变随时可能大出血,甚至一根鱼刺都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多年来,王有平走访了多家医院,但病情复杂,难以得到有效治疗。他在接受采访时吐字艰难,回忆起过去的治疗经历,他满脸愁容。他表示,甚至在治疗过程中也曾面临生命危险。
四医大颌面肿瘤外科的专家们表示,王有平的“巨舌症”是他们见过的头颈部最大的畸变,也是世界罕见病例。治疗难度极大,主要难点在于出血难以控制。
针对王有平的病情,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需要拆除舌体、双颊、软腭以及颏下区的“定时”,然后分三步进行针对性治疗。预计完全恢复需要4年的时间。
尽管遭受病痛的折磨,王有平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是宝鸡某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同时也是校慈善事业部主任。他热爱文学,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他的坚韧和毅力令人钦佩,让我们期待他战胜病魔,重返正常生活的那一天。在遥远的1998年,他洞察到偏远山区初中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身体残疾的孩子们因极度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这个发现触动了他心底深处的那份责任与关爱。为此,他决定创立一所职业高级中学,为这些孩子们提供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并为其中一部分孩子提供生活费补助。他的善心并未止步于此,他在学校设立了慈善事业部,积极参与偏远山区特困群众的帮扶和脱贫工作。他通过各种渠道募集新旧衣物、文具、图书以及其他物资,带着这些物资走进陕西、甘肃以及青海的特困地区,将温暖送到特困人群和中小学生的手中。多年来,他的善举累计金额已达数十万元。
在生活的舞台上,王有平是一位充满故事的主角。当被问及“如果病愈,你最想做什么?”他坚定地回答:“我没有如果,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疾病,我只是其中之一。我相信自己的病一定能够治愈,让我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对于他而言,最渴望的不过是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回报家庭,并将自己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谈及生活的点点滴滴,王有平声音坚定地说:“我不需要别人的同情,我需要的仅仅是理解。”从他小时候患病开始,身边的人给予了他无尽的关怀,这份关怀他一直铭记在心。他深知,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是常态,而他愿意以坚韧和勇气面对这些挑战。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同情,而是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