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教材中俄罗斯世界之最(俄国教科书里的中国
中国,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上古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中国的历史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各国的教科书中,成为了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解读中国儒家历史时,美国的教科书注重从“秩序”的角度来分析,而俄罗斯的视角则颇为独特。实际上,俄罗斯对中国的称呼也体现了他们的独特视角。他们称中国为“kitay”,这个词的本义是“契丹”。这是因为俄罗斯最先接触的中国文明是契丹西辽,因此他们用这个词来称呼中国,并一直沿用至今。
有趣的是,中国给俄罗斯的外号是“战斗民族”,而俄罗斯给中国的外号叫“天下”。在俄语中,“天下”一词用来形容中国,与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相得益彰。俄罗斯历史教材中的中国历史开篇就对中国文明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历经数千年仍然保持着文化的延续性,这真是人类史上的奇迹。”
在欧美国家的教科书中,对中国历史的评价往往较为平淡,没有像俄罗斯那样深入探讨中国的文化、哲学和思想。而在俄罗斯的历史教材中,除了古代史中的商代司母戊鼎等文物,还谈到了中国的中医、茶道、瓷器、丝绸等特色文化,认为这些都是世界文化财富的一部分。
俄罗斯历史教材还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和谐一致性。他们认为,中国虽然表面存在多样性,但内部总有一致性,从而实现多元对立统一。这种和谐思想体现在中国的历史上,比如科举制的出现,让出身低微的人也有机会通过努力成为统治者。俄罗斯教科书还指出,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下来,正是因为其实现多元对立统一的能力。
在二战期间,中国的贡献也被俄罗斯历史教材所认可。他们称赞中国在拖住日本陆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探寻救亡之路时,俄罗斯的历史教材也强调了中国的独特视角——在困难时期,中国总是在本民族的理想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出路。这部分内容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总体来说,各国历史教材里的中国篇章中,俄罗斯的教材相对比较客观和公正,没有明显的颠倒黑白和歪曲历史的现象。其独特的视角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