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之歌》:重工题材的“启蒙式”表达与技法探新
电视剧《麓山之歌》重磅来袭,改编自小说《重中之重》,聚焦我国重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这部由毛卫宁总导演、王成刚编剧、张彤执导的大作日前在央视一套和芒果TV开播,立刻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与热议。
随着剧情的展开,这部电视剧所展现的强情节戏剧矛盾和亦庄亦谐的叙事形式,让人眼前一亮。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突破了同类型叙事手法的局限,这也是观众们的追剧动力所在。
在这部剧中,个人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面对上市国企麓山重工面临退市的危机,董事长方锐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重工换金融”的策略。这一决策暂停了麓山一号的研发项目,而这个项目曾是方锐舟亲自主导的四年之久的心血结晶。
那么,被这一决策影响的每一个人将如何抉择?被钦点负责该项目的卫丞会怎么做?对激进的策略持反对态度的总经理明德江又将如何行动?还有那些老中青一线工人,他们又将面临什么挑战?
《麓山之歌》的开篇并没有选择高举高打的路线,而是从低谷出发,从各种矛盾与痛点入手。仅仅两集,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戏剧冲突逐渐升级,让人欲罢不能。
不同于围绕单一主人公展开的叙事手法,该剧的故事从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产业工人三个维度展开,群像设定新颖而不杂乱。剧中人物性格多元且充满反差,每个人身上都有丰富的戏点。观众可以期待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麓山之歌》:重工题材下的个体命运与时代精神
卫丞,一个沉浸在技术数据和实验室中的学术怪咖,虽不懂人情世故,但怀揣着理想主义的孤勇。当面对研发经费被停发的困境,他不仅拒绝了外企的高价买断,还将问题直接反映到了省级领导。他的目标清晰,就是要完成麓山一号的最后一千小时长试,他的理想,是让中国的重工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再受制于人。
方锐舟,作为董事长,面对企业的困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的霸气。他不仅是事业的重心,更是家庭的主心骨。从妻子、女儿到外甥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事业付出巨大,甚至有些刚愎自用的人物形象。但背后,是他对事业的执着和付出。
如果说卫丞和方锐舟的双博士学位和“霸总”形象与大众有一定的距离感,那么焦俊艳饰演的金燕子则彻底将角色生活化。她是都市里努力工作的“打工女孩”,希望赢得焊工大赛的奖金来改善父母的生活。
《麓山之歌》不仅展现了最近十几年来中国重工业从低谷到顶峰的发展脉络,还深入描绘了在这个体系下的个体命运和真实生活状态。观众在了解行业的也能找到共情点,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虽然《麓山之歌》的“题眼”放在重工业,但剧中并不缺乏轻松元素。重工题材与轻喜元素的融合,使得这部剧更加引人入胜。粗重的钢铁、大型的机器厂房和专业技术,这些看似与我们日常相隔遥远的元素,在剧情的展开下,变得生动且富有魅力。要在拍摄一部充满科研与硬题材元素的电视剧时,融入生动、幽默和诙谐的元素,卫丞和金燕子的角色塑造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卫丞,这位醉心科研的理工男,就像一只“一脑袋书本的高等动物”,行事风格严谨认真,不拘小节。而金燕子则是一个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伶牙俐齿、活力四溢,被戏称为“打不死的金小强”。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强烈,一路“互怼”为这部严肃的题材增添了无数欢乐和喜感。
每当两人互动时,原本生冷晦涩的专业知识也变得生动有趣。比如金燕子踢卫丞车的场景,仅仅2分半钟的对手戏中,卫丞连续输出两大段台词,这种情节设计既展现了角色的性格特点,也让观众在欢笑中轻松理解并接受了专业知识。主演焦俊艳甚至忍不住“吐槽”,金燕子最想的应该是将卫丞的言辞记录下来,而非仅仅焊接他的嘴巴。
在演员的表现方面,杨烁首次挑战科研学者型角色,将卫丞的执拗演绎得入木三分。其中一场戏中,卫丞硬闯会场向邱副省长“告状”,当时杨烁将卫丞的细节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卫丞快要被万宝泉推出去时,他双手下意识地死死抠住了门框,这个细节动作让人立刻相信杨烁就是“卫丞”。
而焦俊艳首次饰演焊工的角色也令人眼前一亮。她在剧中的电焊镜头和开挖掘机的镜头都亲自完成,几乎全程裸妆,真正将自己融入到了车间女工人的角色中,穿着防护服、工装,拿着焊枪,仿佛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部电视剧通过巧妙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成功地将严肃、专业的硬题材转化为生动、幽默、诙谐的影视作品。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专业知识,感受人物魅力。在世纪之交的八九十年代,工业题材电视剧市场曾如日中天,然而近些年来,这类作品逐渐失去了观众的热度。除了市场变化和观众口味的转变,真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题材所承载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它成为一块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这块“硬骨头”的难度,首先体现在剧本创作的起始阶段。中国的工业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从落后到领跑,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已超过两亿。这个时代背景中蕴藏着无数好故事,但将这些故事挖掘出来、书写出来、讲述出来却非易事。编剧不仅需要全面、细致、系统地梳理中国重工业的历史和路径,更需要深入实际,不能闭门造车。他们需要在工业城市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或者本身就是从业者,拥有同类型题材的创作经验。如此,才能将复杂的工业知识、术语和真实的工作场景转化为观众易于理解的剧情。
《麓山之歌》的编剧王成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此前创作的工业题材大剧《奔腾年代》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这部新剧中,他尝试融入“工业启蒙”的元素,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也能增长知识,例如通过剧情来科普“球窝”等工业术语。
除了剧本创作的难度,工业题材电视剧的挑战还体现在技法上。视觉呈现是工业题材剧的关键,需要真实还原工业环境、设备和工作的场景。特效手段的进步虽然为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但那种深入细节的粗犷感、砂纸感、厚重感,仍然需要通过真实的设备、车间、机器、工厂来呈现。从高度数控化的智慧车间到细小的柱塞环,如何以多样态的场景载体,通过镜头传递出真实的工业美学、技术美学和智能美学,对创作团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在摄影艺术的探索上,《麓山之歌》的总导演毛卫宁打破了传统的创作理念,挑战了“题材至上,技法为辅”的常规模式。从开篇至剧情高潮,他运用一系列精细的镜头,对机械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特写。这种对技术细节极致追求的拍摄手法,如同“技术控”的美学表达,在同题材的作品中实属罕见。
当去年《百炼成钢》播出时,其巧妙穿插在八个板块间的“情境”段落,已让观众眼前一亮。而在《麓山之歌》中,这一亮点被放大至片尾。艾爱国、付玲、龙卫国等一众重工界的佼佼者,他们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是全国劳模,是“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当这些生活中的真正英雄在片尾逐一现身,他们的形象被剧中的主演们恭敬地称为“师傅”,这一幕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麓山之歌》并未仅仅聚焦于“重工换金融”的改革重组,而是以此为背景,展开了一段跨越两代人、涉及多重层面的情感与命运的纠葛。剧中融入了轻松的元素,增强了戏剧的观赏性。可以说,《麓山之歌》是一部工业文化与工匠精神在电视剧领域的全新演绎,它为影视创作者在题材选择和形式创新上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考的火花。
这部电视剧不仅展现了重工行业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情感线索,让观众感受到了工业时代的温情与力量。无疑,《麓山之歌》是一部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佳作,为电视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奇闻趣事
- 《麓山之歌》:重工题材的“启蒙式”表达与技
- 桂皮哪些人不能吃 桂皮的适宜人群有哪些
- 版纳旅游排名(西双版纳十大旅游景点排名)
- 外星生物图片: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外星生物尸体
- 青芒可以吃生的吗 青芒可以带皮吃吗
- 最有味道的女明星细数娱乐圈女人味十足,身
- 高血压能吃哪些食物 高血压能吃甜食吗
- 高铁上可以叫外卖吗_怎么订外卖_订什么外卖_配
- 迈克尔杰克逊笑的娇羞可爱为什麽迈克尔杰克
- 林志颖歌曲我不后悔mv只是路无尽头都是路过什
- 林有有冰淇淋三十而已冰淇淋店是哪家
- 睡前来段瘦身运动 帮你找回魔鬼身材
- 中国之最主题说明(风华正茂是长沙人文经济
- 演员李明演过的电视剧5位饰演“韦一笑”的男
- 娱乐八卦杨洋为什么最近没有杨洋的消息,为
- 川谷绘音的歌敕勒歌 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