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改变了世界格局

历史文化 2022-06-20 08:09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蒙古人是鲜卑人的后代。之后,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臣服于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势力逐渐强盛。

  公元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国号“大蒙古国”。此后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率领蒙古大军不断扩张领土,其中以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广大地区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征战,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拔都西征(1236~1242)和旭烈兀西征(1253~1260),影响历史发展,特别是东西方交往的发展最巨大。

  第一次西征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大军20万从额尔齐斯河出发,发动对中亚细亚的花刺子模等地的征服战争。当时花刺子模是新兴的伊斯兰国家,经常骚扰蒙古的东西方商路,1218年在穆罕默德授意下竟发生了屠杀,成吉思汗决定发兵征讨。

  花刺子模是西域强国,有4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蒙古以20万军队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分进合集。花刺子模由于军队无法统一调度,结果被蒙古军各个击破。花刺子模国王穆罕默德逃至一个小岛,不久病死,其子札阑丁继续组织军队抵抗。

  为了剿灭札兰丁,1221年成吉思汗大军越过阿姆河,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兰丁,在印度河流域将他击败。

  在此之前,在追赶花刺子模残部过程中,成吉思汗曾命、率2万骑兵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并进攻族波洛伏齐人。1223年5月31日,增援波洛伏齐的俄罗斯和钦察联军在卡尔卡河畔与蒙古骑兵展开大血战,蒙古军获胜。同年底,蒙古军撤回蒙古。

  第二次西征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继续推行扩张政策,1235年蒙古库里尔台(议会)决定西征,以基辅罗斯为主要征服目标。1236年拔都率大军从雅依克河上游横渡西征,同年到达伏尔加河中游,击败保加尔人,随后进入俄罗斯平原,相继攻陷莫斯科、罗斯托夫、特维尔、弗拉基米尔等城,后来又攻陷并摧毁俄罗斯古都基辅。

  1241年春,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波兰并大败波兰、日尔曼联军;另一方面拔都率领的西征主力军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4月击败匈牙利主力攻陷佩斯城,威胁维也纳,其前锋部队直指意大利威尼斯,全欧震惊。

  1242年2月蒙古大汗死讯传来,拔都班师东归,以撒莱为首都,在伏尔加河畔建立了钦察汗国(即金帐汗国)。

  第三次西征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继任大汗,1253年派其弟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是消灭西亚地区的木剌夷国(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旭烈兀挺进伊朗,的占领伊朗马赞德兰地区,随即进兵两河流域,1258年攻占巴格达,消灭了500年历史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同年并建立伊儿汗国。

  1259年西征叙利亚,1260年4月攻占大马士革。9月埃及军队在大马士革南面的阿音札鲁特大败蒙古军,终于制止了蒙古铁骑的西征浪潮。

  蒙古骑兵骁勇善战,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在战略上采用由近而远、相继占领的原则,以蒙古大漠为中心向外扩张。从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中,蒙古帝国以蒙古大汗为中心,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伊儿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