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八十一日血泪抗清史:全城被屠17万人
清军入关之后,整个神州大陆上,满清因为人数较少,为了能够巩固王朝避免动乱,在当时就疯狂的屠戮汉人,而江阴八十一日虽然惨痛,却是其中最有民族气节,最振奋人心的惨状事件。整个江阴城在清军围攻下无一人投降,每一个平民都拿起武器抵御外敌,全城殉国被屠杀17万人。
满清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
江阴八十一日清军屠杀17万人
剃发令的颁布是清军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强行将满汉人民融合的强制手段,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江阴人民为了抵抗剃发令,发动全城的人进行抵抗,与清军前后斗争了八十一天,故称“江阴八十一日”,全城殉国,被屠杀17.2万人。
但在江阴人民的抵抗之下,清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不仅折损了三个王爷、十八个大将,其二十四万大军也折损了7.5万人,仅有53个江阴人躲了起来而得以幸存,这是整个满清大屠杀中最有民族气节的抗清事件之一。
1645年夏,在满清大军南下的过程中江阴降清。就在这个时候,清朝派出了一个投降清朝的前明官吏方亨继任为江阴新的知县。方亨依照清朝惯例,颁布了剃发令。
这样一来迅速激起了民众的反感,阴历六月二十八日江阴人民请愿保留发式和衣冠。方亨却破口大骂,众人大怒,骂道“你身为中国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来做鞑靼知县,不知道羞耻吗?”方亨暂停所议。
此后,方亨召集当地诸生百余人及乡绅、百姓会于文庙。众人表示现在江阴已尽归顺,应该没有大的事情了,方亨说“只剩下剃发了。”众人道“发可不剃吗?”方亨道“这是大清律法,不可违背。”说罢就回衙了。诸生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我中国男儿岂可失身!!”。
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就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方亨看到江阴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多杀树威”。结果,这封密信被江阴百姓搜获,于是在闰六月初二日擒住方亨,斩杀清差,推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陈明遇却感到自己缺乏军事组织才能,在他推荐下江阴士民把乡居的原任典史阎应元迎接入城担负守城重任。江阴不过是一座小小的要塞,全城仅九万多人。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的阎应元既无在扬州抵抗清朝军队的一品大学士的十万大军,又无在嘉定抵抗清朝军队的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显赫,但他居然应全城百姓重托,担当起了九万平民百姓的指挥官。阎应元入城后,立即把全城的户口分别丁壮老幼详加调查,挑选的男子组成民兵,会合乡兵分班上城,每个城垛十名,按时换班,分守四门。
在江阴被围困的八十一天当中。十万江阴百姓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夷大炮,血战孤城,击毙清军七万五千余人,包括亲王三名,大将军十八名。城破,屠城,江阴百姓九万七千余人无一投降,男女老少纷纷与满人血战到底,力不能战者尽皆投井自尽,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英勇悲壮,全城仅老幼53人藏于古塔中幸存。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