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古五方上帝和五帝有什么区别

历史文化 2022-06-20 07:5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要说五方上帝跟五帝的区别,那还要从五方上帝和五帝分别指的是哪几个人说起。其实从古代开始,我国就有上帝的说法,而五方上帝就是时期人们尊崇的神仙。至于五帝,是人们对那些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尊称。

  五方上帝是指哪些人?

  五方天帝是古代神话及古籍记载中的人物。他们的命名之义和他们分处的方位或季节是密切相关的。五方天帝分别指东方天帝太昊;南方天帝神农;西方天帝金天;北方天帝颛顼高阳;中央天帝轩辕。  

  五方上帝图片

  五方上帝

  1.东郊青帝伏羲 从祀官句芒 从祀星岁星 另有从祀三辰、东方七宿(代表春天 青龙 五行木)

  2.南郊赤帝神 从祀官 从祀星荧惑 另有从祀三辰、南方七宿(代表夏天 神兽朱雀 五行火)

  3.中郊黄帝轩辕 从祀官后土 从祀星镇星(神兽黄龙五行土)

  4.西郊白帝少昊 从祀官蓐收 从祀星太白 另有从祀三辰、西方七宿(代表秋天 神兽白虎 五行金)

  5.北郊黑帝颛顼 从祀官玄冥 从祀星辰星 另有从祀三辰、北方七宿 (代表冬天 神兽玄武 五行水)

  五方上帝最早出现于,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其中昊天上帝为自然上帝,即苍天;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

  因为人们尊称的上帝都是至高无尚的神仙,所以为受人供奉,儒教、道教中人也以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为神,在庙中和道观中供奉,并在一些特殊时间进行祭祀。依中华传统,祭祀五方上帝是极为重要的宗教祭祀。不过儒教和道教供奉的五方上帝有些差别,五方上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 

  中的五帝是指哪些人?

  我们常常所说的三皇五帝,其中五帝分别是指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五位贤君。其实这五位并不是什么帝,而是古时候部落的首领或者联盟的领导者,因为在他们统治期间,苍生都生活的非常安逸太平,治理部落非常有方,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被受人尊称为帝。

  关于五帝的说法,目前世间还存在一些争议,五帝具体指的是哪五个人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版本,小编上面所说的是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版本

  1、黄帝、颛顼、、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出自《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出自伪《尚书序》)。  

  五帝图片

  目前这几种说法还存在争议,不过,五帝只是古代五位部落的贤明之主是没有错的。五个贤君因为贡献非凡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帝,并一代代流传赞颂他们的卓越贡献。

  其实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五方上帝和五帝的区别在哪里了。五方上帝是指上古的五个神仙,而五帝是对远古部落的五个首领的尊称。

  也有人说五帝其实是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的。先天五帝为统治中五个方位之天神、天上之帝,即东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后天五帝即天下之帝,为华夏上古五位圣王贤君,即伏羲、炎帝(姜石年)、黄帝(姬轩辕)、少昊(玄嚣)、颛顼(乾荒)。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

  这样的说法就是将五方上帝与五帝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概念一样,实际所指不一样的两个定义。也就是说两者都是五帝,而前者是指时间更加久远的神话人物,而后者是指现实中的五位领导者。

  小编点评古代的神话故事多半是因为年代久远,而且流传千年,在这期间又被人们改动,所以故事会有各个地方或者个典籍中记载的出现差异的情况。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才能从这些差异中看出文化传承中发生的变化,这才是文化流传的奥妙之处。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