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的背景 乾隆南巡地点主要有哪些
曾经在乾隆十六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四十五年以及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都会去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等多地。南巡的主要目的在于巡视与游玩。那么乾隆南巡背景是在什么情况下呢?
乾隆南巡图
早在清军入关的时候,曾经对顽强抵抗的江南人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屠杀,也江南地区的反清情绪也特别的高涨。从开始,清朝的统治者对江南的管理就采取了各种方法。康熙曾经六次下江南,所以一心想要效仿康熙的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并且前两次还和他的祖父一样,以杭州为终点。
江南古称是吴越,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江浙两省虽然人口不多,它占地面积却很大,它自古以来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无论是经济还是人文在全国都占着重要的地位。江南所产出的丝绸和茶叶历来都是宫廷内外的高档必需品。
江浙人文茂盛,是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才子学者也盛多。历年来这里的人才比其他省市要高出数十倍。另一方面,浙江和江苏又是明末遗民活动的中心,反清的思想和言行也一直不断。如果没有浙江、江苏这两个省市巨大的财产收入和绅衿支持,那么清朝统治就会便的极为困难。牢固控制住江浙,充分利用江浙一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乾隆时期的“盛世”,也成为了乾隆六次南下的根本原因。
乾隆南巡地点
清朝乾隆皇帝曾经六次南下,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乾隆皇帝说明了他南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因为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二是江浙地区地大物博,人员稀少,皇帝应该前去考察,问民疾苦;三是大学士、九卿援根据经史以及圣祖南巡之例子,建议允其所请;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古迹,以表自己的孝心。那么乾隆南巡地点主要有哪些呢?
乾隆南巡地点——烟雨楼
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江宁府、杭州府、扬州府、苏州府,之后的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
乾隆南巡第一次南巡的路线是渡黄河后乘船沿运河南下,经过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到达杭州。在过嘉兴的时候还指明一定要上烟雨楼。乾隆第二次南巡的地点是在二月五日到达天妃闸;二月十三日,到达高义园;二月二十日,到达苏州;二月二十七日,到达杭州;三月十八日,到江宁府;四月四日,到达徐州;四月五日,到孙家;四月六日,到荆山桥、韩庄闸巡视;四月十日,到达曲阜;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第三次南巡是由于海宁一带的大堤冲毁,于是乾隆亲临海宁勘察。
乾隆第四次南巡是从北京程,到山东德州府;二月初八,由山东进入江苏境内;二月初三,乾隆由苏州出发,到达嘉兴右门镇;初七到达此次的终点杭州。乾隆的第五次南巡和第六次南巡也与前四次南下的地点差不多。
乾隆南巡目的
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曾经六次巡视江南,每一次都要到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等地。那么乾隆南巡目的是什么呢?他为什么要南巡呢?现在就来看看乾隆之所以要巡幸江南的目的吧。
乾隆像
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也就是1749年,十月初五、十七两天,乾隆帝先后下了两道上谕,讲述了他南巡的主要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点一是江浙地区的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根据经史以及圣祖南巡之例子,建议允其所请;三是江浙地区地广人稠,应该要前去考察,慰问百姓;四是供奉母后,游览各处的名胜古迹,以表达自己的孝心。
乾隆南巡的目的可概括为几点,分别是游山玩水、减免税赋、巡视河工海防、礼仕和人才还有一个其他。江南地大物博,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美女,都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之绝,而乾隆作为帝王,骄奢靡费,以此江南绝对是一个游玩享乐的地方,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尽孝道。乾隆帝期间,曾多次下谕,蠲免江浙、安徽上千万两银。因为每次乾隆南巡,必定会有巨大开支,劳民伤财,所以就会减免赋税。以皇祖之心为心的乾隆皇帝,同样也像他的祖父康熙那样,特别重视河工,所以巡视河工海防也成为了他南巡的目的。在乾隆南巡期间,乾隆对礼遇致仕大臣和“培养士类”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重用很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植士类”。这就是乾隆南巡的主要目的。
乾隆南巡的评价
乾隆皇帝六次南下巡视,效仿他的祖父,对江南一带进行视察,也是游览江南的名胜古迹。那么乾隆南巡的评价如何呢?对于他南巡是好评还是否定的评价呢?
乾隆像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中,他曾经六次南下巡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可见,乾隆皇帝将南巡的工作作为他毕生最重要的事功之一。他六次下江南,开支浩大,这也成为了乾隆中叶国势渐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次南下,必定是有失必有得,有利也有害。通着这六次南巡,乾隆皇帝就相当清楚的了解了江南的官风民情,又大兴河工,礼遇致仕大臣,培植士子,宣扬了圣恩,保护百姓的身家性命和财产的安全,生产了迅速发展,文化物资丰富,为创造和延续“大清全盛之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乾隆南巡的开支也确实非常之大,每次南巡,历时都要四五个月,都要用掉上百万银两,也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乾隆对这此也很了解。过了十几年后,他对南巡的劳民伤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便对军机章京吴熊光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从乾隆自己的评价中来看,也可以看出他深刻认识到了南巡的弊端。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