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76岁的李善长为什么被满门抄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1368年,在南京完成了“龙鱼跃”他的身份从当年的放牛娃、和尚、乞丐,,成了,他统治的天下叫大明王朝。
朱元璋成为一国之君后,大封特封功臣,其中爵位最高的公爵共有6人,分别是公李善长、公、公、公冯胜、公邓愈、公常茂(之子)。这就是著名的“开国六公”。
其中韩国公李善长为“开国六公”之首。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他有六大特点
一是有才学。他从小酷爱读书,才高八斗。
二是有智慧。他不但聪明能干,而且有超级智谋,对兵法韬略颇有研究。
三是有眼光。公元1353年 ,朱元璋率部南下滁州途中,41岁的李善长在当地颇有名望,他主动前往迎接拜见势单力孤的朱元璋。求贤若渴的朱元璋非常高兴,于是虚心向他请教,问了8个字“四方战斗,何时定乎?”
李善长胸有成竹地答“秦乱,汉高起布衣,,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李善长的意思是劝老朱善于用人,不滥杀无辜,平定天下易如反掌。朱元璋不但听从了李善长的建议,而且学留他做幕府的掌书记。从此李善长渐成朱元璋宠臣。
四是有功绩。他投奔朱元璋后,献计献策,南征北战,特别是在“后勤”方面的工作做的极佳,供给兵粮,居功至伟,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对其评价是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五是有荣誉。
因为李善长,朱元璋建国后不但封其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而且还赐给他第一个铁书丹卷,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之物,是一块免死金牌可以免自己的死两次,免儿子的死一次。
后来,朱元璋之下,还将自己的大女儿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琪,拜为驸马都尉。并提拔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和其侄子为官。
因为朱元璋的宠爱,李家很快成为仅次于皇族的第二大“门豪”。朝野上下人人羡慕,人人敬重。
六是有短板。
成为开国元勋第一人后的李善长变了初心,开始骄横跋扈起来,在朝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专权独政,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明初最庞大的官僚体系——淮西派。
1380年,案爆发,作为胡惟庸的“亲家”的李善长却没有受到牵连,离不开朱元璋的“庇护”。
五年后,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人告发,说他是胡惟庸一党,朱元璋想了想,也没砍了他的头,只是将他发配去了崇明。朱元璋对李善长依然没有任何表示。
,真正让朱元璋恼怒李善长的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李善长的长子娶了公主后不久,朱元璋生病了,导致一个月没能上朝。在这个期间里,很多大臣都去问候,唯独李善长敢不去。非但李善长没有去,而且连他的儿子也没有去。一个亲家、一个女婿,自己又是个皇帝,病倒了这俩人却不来看望一下,这不但没有了君臣之间的礼仪,连姻亲关系都不顾及了。这事情在受到其他官员议论后,让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件事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开始在老家给自己大肆修建房子。李善长作为皇亲国戚,又是朝廷重臣,原本花点银子请几百农夫就行了,但突发奇想,竟然于向借了300士兵。用士兵去修房子虽然威风,但也太过于荒唐,这也成为他谋反的把柄所在。
第三件事1390年,李善长的一个叫丁斌的亲戚因罪被发配边疆,李善长知道此事后,亲笔写信给朱元璋求情。
朱元璋于是便派左都御史詹徽彻查丁斌的案件。结果这一查不打紧,吃了严刑的丁斌居然供出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和胡惟庸之间相互勾结的事给供了出来,李存义也被捕。李存义也是个奇葩之人,他在被捕之后,将哥哥李善长也给供了出来。据李存义交代,捕鱼儿海之战时,胡惟庸的通敌之事李善长全都知晓,后来在胡惟庸造反的时候,李存义曾经拉拢李善长一起,结果李善长不肯听从,对胡惟庸说了10个字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就是这10个字成为李善长谋反的唯一罪证。李存义案件发生后,朱元璋顺带着将李善长一起处死了。
收到情况后,朱元璋突然决定“重审”,不是为了给胡惟庸翻案平反,而是他此时对李善长的忍耐已经超过了他的底线,所以想要趁机拿下李善长。
对于李善长而言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御史们看朱元璋想要向李善长开刀,立刻又发动了起来,纷纷落井下石,弹劾李善长,检举他与胡惟庸一块造反的事!
李善长的罪名有了,这也是朱元璋给李善长定罪的最重要一条,即“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朱元璋不会手下留情,他对李善长一家亮剑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76岁的李善长与妻女弟侄七十余口一起被斩,尽管他手执丹书铁券,仍难逃一死,家产被抄。
这次屠杀中,李家只剩下4个字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儿媳妇和两个孙子李芳、李茂。这4个人之所以得以幸免,是因为李祺的妻子是公主,是朱元璋的女儿,所以李祺是朱元璋的女婿,李祺的儿子自然便是朱元璋的外孙。
李善长死后,朱元璋令人编纂《昭示奸党三录》将他们的罪行公布天下,给后面的臣子做一个警示。
直到明朝灭亡之后,南京的才给李善长平了反,上“襄愍”。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