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敢以死进谏皇帝 为什么清朝大臣却是唯唯诺诺不敢对皇帝
还不知道大臣为什么不敢对进谏呢的读者,下面奇闻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确实算得上大臣对皇帝进行死谏最多的朝代。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几次大事件,都是大臣多次死谏而皇帝不听纳谏,从而造成大臣和皇帝严重对抗的结果。比如上台后的“大礼议”之争。再比如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立储之争,这也直接导致了万历皇帝赌气似的三十年不上朝。而明朝末年灭亡的时候,依然是大臣们不断地死谏,皇帝不断地杀人。给人的感觉,明朝就是这么吵嚷着过来的,直到灭亡。
(万历皇帝画像)
与明朝对比强烈的是,清朝的大臣们一向对皇帝唯唯诺诺,不断去猜测皇帝的心思,很少对皇帝进行劝谏。有时候猜错了,他们也常常是自认倒霉。比如当废黜太子后,又想重新把胤礽立为太子。大臣们猜错了康熙的心思,以为他是想立八皇子为太子,于是众口一词地推荐胤禩。结果惹得康熙大发脾气。如果按照明朝大臣和万历皇帝争执的先例,大臣们就该持续不断地死谏下去,却没有大臣这么做。
那么,为什么明朝的大臣们敢于向皇帝死谏,而清朝的大臣们却不敢这样做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明朝朝廷和清朝朝廷所奉行的文化是不一样的。
明朝朝廷奉行的是汉人文化,清朝朝廷主要奉行的则是满人文化。
在汉人文化中,对大臣的人格定位就是“文死谏,武死战”。
按照这样的文化,大臣向皇帝死谏是自己的天职,也是自己内心的道德要求和人格情操。
(与唐太宗)
其实,不只是明朝,历史上的、、包括夏商周三朝等等,都有大臣向皇帝死谏的传统。的,因为向死谏被杀,这让比干成为忠臣的典范,被后世广为传颂。魏征因为善于劝谏而唐太宗因为善于纳谏,让这一对君臣千古扬名。在劝谏的时候,唾沫星喷在脸上,而宋仁宗依然不恼,也让宋仁宗和包拯成为又一对在历史上留下令名的君臣。
由于有以上的文化传统。,无论皇帝,还是大臣,都是很认可大臣死谏这样一种方式的,不会轻易否定大臣的进谏。杀人如麻,但她对却一直很尊敬,就是因为狄仁杰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抬着棺材上朝廷进谏,尽管嘉靖皇帝对海瑞的行为极为不满,,他依然认可海瑞这种忠直进谏的行为,说“此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最终并没有杀海瑞,因为杀海瑞便意味着自己是“商纣王”,嘉靖皇帝是有这个认识的。
在汉人朝廷中,敢于进谏的大臣,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直臣”。
(清朝大臣)
清朝的朝堂情况却不一样。清朝初期和中期的朝堂,大臣主要以满人大臣为主,汉人大臣是要低一个等级的。满人是从农奴社会,入主中原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在农奴社会里,大臣也就是奴才,皇帝也就是主子,大臣和皇帝之间,是一种人生依附关系。大臣因为没有独立人格,他们对作为主子的皇帝就唯有服从,皇帝说什么,自己执行就是了,向皇帝直言进谏,那是反对皇帝的表现,是会受到惩罚的。
汉人大臣虽然受到的是汉人文化的影响,但因为皇帝是满人皇帝,还只能按照满人的规矩来。,由于汉人大臣低人一等,,在朝堂之上,他们更加不敢直言进谏了。否则,他们的命运将更加悲惨。
虽说后来,满清越来越汉化,直到晚清的时候,朝中重臣主要是汉人大臣。但对皇帝的话绝对执行,不准提反对意见,已经形成传统,形成新的文化。,向皇帝直言进谏就更加少了。
(参考资料《》《》)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