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苻坚到底有多少兵马?7万对87万有多少水分?
到底有多少兵马?7万对87万有多少水分?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淝水之战作为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一直以来都被人推崇,据记载,双方战力相差悬殊,东晋只有7万人,却达到了87万,十几倍的兵力,最终却还是东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们对主帅也是非常的敬佩。不过,历史上真实情况当真是这样的吗?如果真的有这么多人,恐怕东晋早就被灭亡了吧。
国人历来喜欢讲说以少胜多的战例,诸如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特别是淝水之战,作为软弱的南朝对强盛的北权少见的空前大胜,更是被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东晋以7万多兵力战胜前秦87万大军,兵力对比达112。
令人遗憾的是,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虽然做到以少胜多,但双方兵力并没有夸张到112。那么真实的比例究竟如何?淝水之战的成色可信吗?我们且来一一分析。
一、苻坚到底有多少兵马
关于秦晋双方的总兵力,最早的史料见于《·苻坚载记》。据该书,前秦于383年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命令十丁出一兵,并将全部公私马匹全部征用。富家豪雄子弟征用为羽林郎,相当于苻坚的亲卫军。
经过一系列动员,前秦总兵力到达步兵60万,27万。
而东晋的兵力,《晋书》有两个说法,《苻坚载记》说有7万多,《传》则说有8万人。晋书编次之日,上距秦晋大战时已过去250余年,详细数据已不可知,7万多、8万相去不远,晋军大致数字应当就这些了。
在以往的说法中,基本上对秦晋这两组兵力数字予以概略性比较,即东晋7万对前秦87万。
南朝汉兵以少胜多,说出来固然解气,但遗憾的是,这并非淝水之战的真实面貌。
有两个点,大家务必认清
第一,纳入南征序列的前秦兵,并没有达到87万。
第二,征发的南征大军,也没有完全抵达淝水大战的前线,实际与东晋交战的,连一半都不到。
为何如此说?
据《苻坚载记》所说,前秦的兵力系由全国各地征发而来,由各个方向汇总后,形成四路大军向东晋推进。
四路大军分别是苻融率领的前锋军(30万),进攻彭城的幽冀二州之兵,凉州兵马,从益州走水路的兵马(7万)。
除了前锋军与益州军的37万人,幽冀和凉州兵马没有具体数据。而且值得怀疑的是,凉州名下的兵力,甚至根本没有全部派出。为什么呢?因为凉州方向正在发生激烈的战事,也就是的西征。
在前秦进行南征准备的,苻坚刚刚派遣大将吕光率7.5万兵西征。吕光刚出河西,便在焉耆、一带展开了的战斗,鄯善、高昌、车师等附都派出军队协助作战,在胜负之机尚难把握的情况下,前秦不可能将的兵力征调到南方前线。
所以说,账面上的87万人,有一部分几乎就没有动窝,这个87万之说,似乎只是前秦公布出来虚张声势的。
二、苻坚糟糕的分兵战略
前秦征调的总兵力固然没有87万之多,但能运用到前征前线的兵力,也远远比东晋军为多,总体上形成51或者61的优势并不在话下。
但苻坚并没有用好处于优势的兵力,反而一再使用分兵战略,彻底消解了力量上的优势。
如前文所述,前秦大军分为四个方向进兵,直接威胁东防线的只有三路,也就是前锋军、益州兵、幽冀兵。
古代后勤保障能力有限,机动能力不足,采取分兵策略倒也无可厚非,但苻坚在战略安排上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益州兵远隔万里且不说。幽冀兵主攻方向是彭城,如果沿彭城南下,进叩淮河沿线。苻融的前锋军与之协同,重点进攻寿阳一带,两路一南一北,东晋兵少,必须收缩防线。前秦军便可收分进合击之效,把主要兵力汇合至淮南,实施泰山压顶式的打击。
,苻坚似乎对前锋军的战斗力过于执迷,幽冀兵抵达彭城后,几乎没有再进一步,而是株守于淮北,坐观前锋军在寿阳苦斗。为何作出这样的战略安排,从军事上看殊不可解。
如果非要给苻坚找理由,可能有两条一者,幽冀兵长途跋涉劳累不堪,对淮北地理不熟。二者,前秦第一次发动南伐时,主攻方向就是彭城,结果在彭城、盱眙、三阿一线遭到东晋毁灭性打击,所以此番秦军再来持重不进,只保持战役威慑而不急于进兵。
作为后见者,我们并不能强调要比古人高明多少,前秦当时作出这种选择,有持重的考虑并不为过,如此举措确实形成了战略失着,失去了分兵的意义。
这是大方向上分兵战略的失策,在具体战役方向上,前秦又进行了不必要的分兵。
战略决战,本该集中使用精锐力量,在某一个点上实施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局夺取优势。即便一线平推,也应有所区别、体现主从,担负主攻任务的兵力,必须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保持足够优势。
前秦内部虽然大多数人反对南征东晋,但大多数人似乎只着眼于前秦内部的民族矛盾,以及东晋道义上的优势。具体到军事问题上,前秦连年战胜,使得从苻坚到领兵作战的将领,都对军队战斗力充满着自信与盲目乐观。他们似乎认为,前秦军的战斗力远远强于晋军,对东晋刚刚组建的北府军并没有足够重视。
即使苻融这位相对较为清醒的统帅,也犯了轻敌的错误,在大方向分兵的情况下,又盲目乐观地分兵进取。
于是乎,前秦大军,就在一分再分之下,逐渐丧失了数量优势。
这是前秦致败的最直接原因。
三、前线优势只有三倍
那么,前秦到达淮南前线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晋书·苻坚载记》说苻融麾下有25人,《》说有30万人,未知孰是。但按史籍先后看,似乎《晋书》更为可信。
苻融这25万人,包含了一部兵力。慕容垂被苻坚派出单独领军,进攻陨城一带,从战略上看,是牵用来制东晋荆州刺史桓冲的七八万兵力。
慕容垂有多少兵力并无直接记载,但参考378年慕容垂攻荆州率军5万,淝水大败后慕容垂有兵3万余,所以可以推知,慕容垂从前锋军里又分出大概4-5万人。
即使按《通鉴》的说法,前秦到达淝水一线的兵力,大概只有25-26万人。而东晋北府军有7万多人,前秦只拥有3倍多的优势。这实在称不上什么“悬殊”。
更糟糕的是,在数量优势如此低微的情况下,前秦军仍然盲目自信,急匆匆地投入决战。
苻融将晋将胡彬的援军阻断于寿阳外的硖石口,遂向苻坚报告,说东晋兵马不多,援军受阻,我军应当迅速抓住晋军主力进行决战。
苻坚当时正率领后继兵力驻扎于项城,在还没有摸清状况之下,轻率地带8000轻骑急驰寿阳与苻融会合。
也就是说,在苻坚看来,只需要用前锋军就能击败东晋军。
这种可怕的轻敌情绪继续支配着前秦高层。直到两军遭遇,洛涧一战,秦将手下5万人,居然被东晋刘牢之的8000人击溃,前秦军才如当头棒喝,认识到形势的不可捉摸性。
为时已晚。比前秦人更早认清形势的东晋主将谢玄,不顾双方兵力有差距的现实,主动靠前求战,寿阳城下一战,精锐的北府军击败前秦军,制造了这一场足以扭转南北形势的大胜利。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