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秦朝灭亡时的老秦人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31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对秦人和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这是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确实,在战国末年,秦国灭六国的时候,那是一支霸气冲天的部队,那是一群壮怀激烈的人。可是仅仅过了15年,在末年的时候,为何那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那些视死如归的人,就不见了呢?

  咱们先来看,当年的秦国,为什么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

  毫无疑问,秦国的战斗能力强,得力于秦国当年有个非常吸引人的军功奖励制度。这个军功奖励制度,叫做“20级军功爵位制”,据《·境内》及《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这“20级军功爵位制”从第1级到第20级依次包括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根据这个军功制度,士兵在战场上只要拼命厮杀,要想建功立业其实是很容易的。比如第1级“公士”,只要杀掉敌人的“甲士”一名,获得“甲士”的首级,便可以获得“公士”爵位。然后士兵就可以拥有“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拥有不同的爵位,不但可以获得不同的封赏,而且在军队里所吃的饭菜都不同。所以,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总是奋力争先,拼死杀敌。其目标性非常明确,成就感非常高。

  ,秦朝建立后直到灭亡的这15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是“20级军功爵位制”虽然依然存在,但基本上不起作用了。因为在这15年里,基本上很少打仗。没有仗可打,就不可能建立军功。而这15年恰恰是一代人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一代人,基本上没有建有什么军功。

  这一代人没有军功可建,他们并没有在自己的田庄里。因为秦朝这时候,修建阿旁宫、、秦直道等等各种庞大的工程。做这些修建工作,主要是刚成长起来的这些年轻人干,而且差不多是免费干,和以前靠战争建功立业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不仅如此,由于秦朝刑罚非常严酷,,参与这些免费劳动的,不只是一般的农家子弟,绝大多数还是刑徒。刑徒其实本来也可能是曾经的建功立业者,但因为一件小事,他们的爵位就被夺去,而且还罚劳动改造。可以说,他们基本上是怨气冲天,还只能憋在肚子里,根本就不敢说出来。

  为了逃避秦朝严酷的刑罚,很多人经常逃走。可是又没有可去的地方,只能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当强盗。《》就记载了,那时候“匪盗满山”。

  可以说,秦朝末年的秦朝人,包括“老秦人”,和秦国时期的秦人,其幸福指数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诸侯并起的时候,其实一开始,秦朝士兵在军功激励制度下,其战斗力还是相当惊人的。农民军,以及六国诸侯军队,都打不赢秦朝军队。后来,巨鹿一战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并没有征求士兵同意的情况下,因为害怕自己被加害,投降了。投降项羽后,项羽活埋了秦朝军队(主要是“老秦人”)20万人,可以说,这些人还没有获得军功呢,境况就发生了改变。

  后来,攻入咸阳后,,极大地动摇了老秦人的心理。很多人对刘邦的“约法三章”不太理解,以为刘邦这样做,是避免军队骚扰百姓。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把秦朝那些繁复严苛的刑罚,减少到只剩下“三章”,所以深受老百姓拥护。在那种时候,老百姓,就算是“纠纠老秦人”,他们是愿意在秦朝的严刑峻法下立军功呢,还是愿意享受自由的生活呢?他们肯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而且后来,项羽、刘邦等又实施分封制。这种分封制的吸引力,肯定是远远超过在严刑峻法下的秦朝军功爵位制的。

  就这样,就算那时候有“纠纠老秦人”,也被刘邦、项羽,以及秦朝自己从正反两个方面瓦解了。

  (参考资料《商君书·境内》《汉书·百官公卿表》《史记》)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