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军队,哪一旗的战斗力最强悍?
很多人都不了解满清,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八旗铁骑,可以说是明末清初时期,中国土地上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甚至放眼当时的整个世界,在冷兵器对抗上也绝对是堪称一流劲旅。在明末清初的战场上,包括的正规军,、的农民起义军,朝鲜的军队,以及同样精通骑射的蒙古部落军队,都不是八旗铁骑的对手,并且往往是一触即溃,从而也留下了那句经典的“满万不可敌”。
队之所以会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一方面是在于创立的将军事和社会组织相结合“”,极大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并且还对八旗将士的战斗欲望形成了巨大的刺激;而另一方面,则是自努尔哈赤时期开始,便对八旗军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标准,以及“水练”、“火练”等诸多训练项目,从而使得八旗将士们有着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从八旗中,选择出最厉害的一旗,是无法从具体实力和实际战绩上来衡量的,因为每一个旗下的每一个牛录,甚至是每一位士兵,都有着很强的战斗力,也同样都是贡献突出。所以,评价一个旗是否厉害过其他旗,只能从旗规模,也就是所包含的牛录数量来进行比较。
努尔哈赤时期,其亲领的两黄旗无疑是八旗之中的最强战力。
八旗,分为“四正四镶”,也就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以及镶蓝旗。
努尔哈赤最初设立“八旗制度”的时候曾对旗的规模有过如下定义,即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这里的“固山”,就是汉语中“旗”的意思。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么每个旗都应该有25个牛录,共计7500人。
,从“八旗制度”建立之时开始,便没有按照这一标准执行,这也使得每个旗所坐拥的牛录数量也各不相同。
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各旗所拥有的牛录数量情况如下正黄旗,45个牛录,由努尔哈赤亲领;
镶黄旗,20个牛录,同样由努尔哈赤亲领;
正红旗,25个牛录,由努尔哈赤次子统领;
镶红旗,26个牛录,由代善长子岳托统领;
正蓝旗,21个牛录,由努尔哈赤五子统领;
镶蓝旗,33个牛录,由努尔哈赤的侄子,也就是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统领;
正白旗,25个牛录,由努尔哈赤的八子统领;
镶白旗,15个牛录,努尔哈赤长子的儿子杜度统领。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八旗中战斗力最强的无疑便是努尔哈赤亲领的正黄旗,其坐拥的牛录数量也是远超其他旗,紧随其后的便是阿敏统领的镶蓝旗。
而此时皇太极统领的正白旗,在八旗之中,论实力只能排在并列第四位,而论地位更被安排了“右翼之末”,与杜度统领的“左翼之末”的镶白旗,成为了“地位最低”的两个旗。而他却最终能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后金汗位,很大程度上都是有赖于代善家族所统领的两红旗的支持与力挺。
皇太极在位时期,一直致力于让自己的实力超过三兄弟。
努尔哈赤在其晚年的时候,将亲领的两黄旗,分别授予、多尔衮和每人15牛录,其余的20个牛录自己统帅做亲军,并且明确表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去世后统帅的亲军全部交给多铎,算是让多尔衮三兄弟继承了他所统领的全部部众,共计65个牛录,而这也是八旗中实力最为庞大的一支势力所在。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在吞并了镶白旗交由自己的儿子统领的,也随即进行了“黄白互换”。
于是乎,这个时候的正黄旗,25个牛录,由皇太极亲领;镶黄旗,15个牛录,由豪格统领;正白旗,35个牛录,由多铎统领;镶白旗,30个牛录,先是由阿济格统领,后由多尔衮统领,其中阿济格和多尔衮每人各领15个牛录;其他四旗的旗主以及牛录数量保持不变。
按照这样的实力对比情况,多铎统领的正白旗,无疑是八旗中规模最为庞大,战斗力也是最强的一旗,而就整体势力而言,皇太极连同他儿子豪格统领的两黄旗,在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统领的两白旗的对比中,依旧处于劣势地位。
并且,按照努尔哈赤制定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新增的人口、部众、兵丁,要平均分配给八旗,这也就使得多尔衮三兄弟可以凭借现有的庞大牛录基数,始终保持了对于其他旗的规模优势。
于是,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开始,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也积极扩充着自己在八旗中的势力。
,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永平”为契机,为其定下了“十六大罪状”,从而将其囚禁至死,改由与自己关系极为要好的阿敏之弟济尔哈朗统领整个镶蓝旗,算是争取到了镶蓝旗的支持。
,皇太极对两白旗进行了多次调整,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黄白互换”以及罢黜阿济格的镶白旗旗主之位、改由多尔衮出任外,之后他又进行了一次两白旗内部的整合,进而让多尔衮担任正白旗旗主,多铎担任镶白旗旗主,抬升多尔衮的地位,打压统领牛录数量最多的多铎。
,就是皇太极对由莽古尔泰、德格类、所控制的正蓝旗下了“狠手”,不仅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更是直接将正蓝旗吞并,使得“八旗”短暂进入到了“七旗”时期。在这之后,皇太极又将正黄旗和镶黄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成立了新的正蓝旗,让豪格统领,他自己则是亲领两黄旗,却确立了镶黄旗、正黄旗、正蓝旗的“初代上三旗”地位。
可即便是如此,皇太极实际掌控的这“上三旗”,还是与多尔衮兄弟三人统领的两白旗有着一定的差距。于是皇太极又通过一系列办法,不断扩充他自己的实力,并且他还将他在位时期组建的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全部划归其亲领,终于让自己实际控制的势力范围超过了多尔衮三兄弟。
就这样,到皇太极去世前,其与豪格统领的“上三旗”总牛录数为117个,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则是共领98个牛录的两白旗,剩下的96个牛录归属于代善家族的两红旗与济尔哈朗的镶蓝旗。
尽管如此,如果单独拿出一个旗来进行捉对比较,多铎依旧占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此时他统领的镶白旗依然是八旗中坐拥牛录数量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旗。
从顺治朝时期开始,“上三旗”彻底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登上皇位,但这一时期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却是多尔衮。
而在大清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多尔衮也是大肆任用两白旗的官员和将领,极力压制两黄旗,甚至还直接整死了豪格,吞并了他的正蓝旗。
毫无疑问,多尔衮和他统领的正白旗无疑有着八旗之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其整体的实力与战斗力,也在对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朝廷的一系列作战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伴随着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的去世,顺治皇帝在清算多尔衮的,也将其所统领的正白旗收归到自己手中。至此开始,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成为了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八旗中的其他旗则成为了由宗室王公统领的“下五旗”。
而到了朝初年,出身于两黄旗的三位辅政大臣索尼、、,极力打压一位出身于正白旗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鳌拜更是“胁迫”着康熙将苏克萨哈给直接“灭门”了,这样一来正白旗的实力更是受到了严重损伤。在这之后,两黄旗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尤其是在康熙朝时期几场对内对外的战争的中,都是由两黄旗担任主力。
可无论是两黄旗还是正白旗,此时都已经隶属于皇帝直接统领,也都享有“上三旗”的待遇,除了镶黄旗享有名义上的“头旗”殊荣外,其他方面并无太多区别,在更多的时候也是被看做是一个整体,并且相较于其他“下五旗”,“上三旗”无论是实力还是地位,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绝对优势的。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八旗子弟们开始养尊处优,特别是到了清朝中后期的时候,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降,而这个时候再要选出八旗中哪一旗的战斗力更强,结果也只能是“”了。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