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节度使和唐朝的关系 唐朝最后为何失去对节度使的控制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30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节度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提起节度使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唐朝统治的中期,出现了节度使。节度使逐步成为了地方实权派,在以后,各地的节度使形成了的模式。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总计才册封了10个节度使。到了安史之乱以后,为何增加到了40多个,形成了混战的状态。那么,唐朝为何对各地节度使失去了控制呢?今天,我们就详细聊聊节度使的历史,其实节度使和唐朝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截止元朝之前,我国一直没有省一级的行政区划。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形成了郡县制。各郡县的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其实由于郡县太大,朝廷对各地的情况并不完全了解。,在在位时期,把全国划分成为了13个州,例如徐州、荆州等等。州属于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每个州设立一位刺史或者州牧。到了统治的后期,州牧和刺史逐步掌握了大权,形成了各种割据势力。随着历史的发展,州的数量越来越多。

  统一全国以后,由于统治的时间很短,还没有来得及重新划分区划,隋朝便成为了历史。唐朝建立以后,逐步平定了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被称为贞观十道。道和汉朝的州牧、刺史类似,也属于监察区,根本不是行政区划。

  为了防止出现汉朝那样的地方割据政权,唐朝起初非常精明,采用了分权治理的模式。一个道会设立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抚使、存抚使等各种类型的官职,每个官职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从而杜绝了地方割据。随着唐朝的崛起,唐朝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大,与周边的、契丹、等政权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由于战争规模巨大,依靠各州的都督,已经无力指挥战争。为了统一各方面的力量,在在位时期,节度使这个官职开始出现。在《》中记载“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未以命官。”此时,虽然出现了节度使,但属于临时性的官职。在在位时期,出现了节度使,但并没有形成固定化的模式。节度使的出现与唐朝的区划、度的变革以及周边政权的威胁都有很深的关系。

  唐朝起初沿用了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度,府兵制度类似于欧洲的骑士制度。府兵拥有自己的耕地,不需要缴纳赋税,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战争爆发之前,府兵们自己准备铠甲、战马、武器和粮食,跟随朝廷大军出战。在唐朝统治的初期,由于战争时间比较短、规模比较小,府兵制度起到了不错的作用。随着唐朝的发展,战争规模逐步加大、战争时间开始延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府兵的伤亡开始增加,府兵的数量明显不足。除此之外,府兵们长期驻扎边疆以后,家乡的耕地要么荒废,要么被豪强们兼并。鉴于府兵制度的一系列问题,早在唐高宗、时期,朝廷已经开始想办法取代府兵制度,只是没有成型。到了在位的中期,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唐朝划分了10位节度使,开始彻底采用度。

  开元二十三年,唐朝把全国划分成为了15道,由于唐玄宗在位前期的年号为开元,被称为开元15道。到了3年之后,唐朝又前后册封了10位节度使,分别是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经略使。由此可见,这些节度使基本上都分布在边境地区。

  王夫之认为“天宝元年,置十节度使,其九皆西北边徼也。唯河东一镇治太原,较居内地。别有岭南经略,长乐、东莱、东牟三守捉,亦皆边也,而权抑轻。若畿辅内地,河、雒、江、淮、汴、蔡、荆、楚、兗、泗、魏、邢,咸弛武备,羊苟安,而倚沿边之节镇,以冀旦夕之无虞,外疆中枵,乱亡之势成矣。”起初,节度使仅仅拥有军事指挥权。由于府兵制度已经崩溃,各地的节度使开始自己招募官兵。这些官兵属于大唐朝廷,也服从节度使的调动和命令。

  节度使招募官兵、发动战争都需要财政的支持,,在节度使建立的初期,便出现了节度使兼任支度使的情况。根据《大唐六典》的记载“凡天下边军,皆有支度之使,以计军资、粮仗之用。”由此可见,节度使拥有地方财政的支度权。还有一个权力至关重要,那就是人事任免权,本来这是各道采访使的工作范围。在唐朝统治的中后期,各地官员开始由节度使进行选拔和委任,然后交给朝廷批复。

  官员唐朝节度使割据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总而言之,节度使掌握了军事指挥、人事任免、财政使用、赋税征收等一系列的权力。从节度使拥有这些权力以后,朝廷对节度使们已经逐渐失去了控制,尤其是身兼数职的节度使。

  由于边疆防线漫长,为了统一各地的指挥,唐朝出现了一位大将兼任几个节度使的情况。例如唐朝名臣,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4个地区的节度使。当时,对王忠嗣的评价是“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除了王忠嗣之外,封常清、、等将领都出现了兼任的情况。安禄山兼任河东、平卢、范阳三镇节度使,而且是精锐汇集的三镇。唐朝设立节度使的初心,肯定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管理。

  ,宋朝官员司马光撰写《》的时候,认为“及开元中,天子有吞四夷之志,为边将者十余年不易,始久任矣。”节度使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完全打开以后,唐朝对各地节度使丧失了约束力。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超人对各地节度使的控制力逐步降低。即使没有安禄山叛乱,也会出现其他节度使的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了叛乱,唐朝用了将近8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叛乱。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唐朝只能利用其他节度使镇压反叛的节度使。各地将领们立下了赫赫战功,,天宝十节度的模式被打破。唐玄宗时期的节度使,基本上和各个道地区划有关。

  但到了宗时期,各地节度使已经达到了40多个,例如宣武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等等。各个节度使不再是以道为模式,而是以各个军为基准,例如宣武军、魏博军、昭义军等等。唐朝中后期的们曾经想尽办法,希望削弱各地节度使的势力,但始终都没有成功。由于唐朝的藩镇割据严重,直接造成了的局面。宋朝建立以后,鉴于唐朝、五代的教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节度使权力的政策,并且以文官驾驭武官。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