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位名将都中过“离间计”,他们的结局有何不同?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2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反间计,出自《》,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采用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在战国时期,反间计就得到了频繁的应用。其中,就以下四次反间计最为著名。对于这四次著名的“反间计”,不仅影响了四位名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的格局。

  一、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秦国等五国联军攻打,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公元前279年,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诬陷乐毅准备在齐国称王。

  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在乐毅被迫离开之后,田单击败了骑劫,成功恢复了齐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燕惠王没有中了田单的反间计,继续任用乐毅攻打齐国,还是有可能彻底消灭齐国的,至少不会让齐国轻易复国。

  二、

  七年(公元前260年),和赵军在长平对峙,从而展开了。在长平之战爆发时,的父亲已经去世,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散布的谣言。秦国人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就让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在廉颇被赵括取代之后,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促使赵国元气大伤,失去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继续让廉颇坚守下去的话,赵国虽然难以取得胜利,,其也不会像赵括一样导致赵军。,非常明显的是,反间计的成功运用,是秦国可以取得长平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三、

  (?—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并称为“”。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魏昭王少子、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魏无忌、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对此,秦国自然非常忌惮信陵君魏无忌,尤其是在正面较量上,秦国两次败给了信陵君魏无忌。为了解决这一名将,秦国派人持万金到魏国离间安釐王和魏无忌的关系,派人到魏国境内假装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魏安釐王更加怀疑魏无忌,于是派其他人代替他执掌魏国兵权,五国攻秦计划失败。在秦国的反间计成功之后,信陵君魏无忌从此,回到魏国之后,不再上朝,日渐消沉。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去世。从此魏国失去支撑的顶梁柱。

  四、

  ,如果说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的顶梁柱,那么,李牧无疑是赵国的名将。也即李牧对于赵国的重要,完全可以和信陵君之于魏国相提并论。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公元前229年,率领大军进攻赵国,遭遇了李牧的顽强抵抗。同为,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

  在反间计之下,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王翦之所以可以消灭赵国,同样离不开反间计的成功运用,如果没能除掉李牧这位名将,王翦很可能无法顺利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而这,自然会直接影响到秦国消灭山东六国的进程。,对于战国时期的四次“反间计”三次都和秦国有关,还有一次则和齐国有关。对于秦国来说,反间计的成功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其消灭山东六国的步伐。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