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真相 赵匡胤究竟是被迫的还是自演的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2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对黄袍加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宋隐士邵雍曾说有五件事是自唐虞以后从未发生过的,其中前两件发生在开国之初,一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是“克服天下在即位后”。

  宋朝开国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之后在众人的拥护下进入汴梁城,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成功使年幼的周恭帝退位,在当朝宰相的认可之下,荣登大宝。改朝换代是如此的突然与凭借,并未发生残酷的流血政变,此为第一大奇;,在登基之前并未建立赫赫功业,也不是皇亲国戚。他没有像那样,在建立功业之后再步步蚕食东晋;也不像、那样,利用的身份来篡取政权;更不像、那样,在扫定天下之后才登基为帝,此为第二大奇。赵匡胤是在当上皇帝之后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这就说明,他并非凭实力而登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部下的推戴与胁迫。

  有些人硬说“黄袍加身”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这夸大了他的实力,不了解残唐五代历史的背景。我们认为赵匡胤是被军士强行拥立的,他登基之后面对的局面,只得通过“杯酒释兵”和“设立”等手段来逐步削弱部下们的权力,使自己坐稳了皇帝的位置。这样说究竟有哪些历史依据呢?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具体分析。

  对“黄袍加身”要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不能简单地搞阴谋论

  末年,藩镇首领大多为部下拥立;到了五代时期,许多皇帝也是由军士拥戴而登基的,“黄袍加身”并不始于宋太祖

  如果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我们就知道“黄袍加身”其实不足为奇。早在宋太祖之前,就已经有三位皇帝被将士拥立过了。

  自从唐朝中后期愈演愈烈之后,非但将领跋扈不听节度,就连士兵也肆意妄为难以控制。例如魏博藩镇的田绪先是被士兵拥护为节度使,然后再上报朝廷批准;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本受之命出关讨伐藩镇,不料半路上发生了军士哗变,要求反攻长安;当时故太尉朱泚已经闲居在家,却强行被将士们拥立为帝,要求他指挥大家去进攻唐德宗。

  到了五代时期,士兵哗变的现象更加严重。时,奉唐庄宗之命前去讨伐邺城的叛军。在攻城时,叛军们都在城头哭诉,说“城中之人何罪?但思归不得耳。”李嗣源听后,为之落泪,于是叛军与前来进攻的后唐军里外呼应,请求李嗣源登基为帝,与唐庄宗分治大河南北。李嗣源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安重诲、霍彦威等人拥入城中,立为君主。之后,洛阳出现叛乱,唐庄宗被杀死,李嗣源便还都洛阳,成为五代时期第一个被拥立的皇帝。

  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养子被封为潞王。李从厚很猜忌李从珂,命令他离开自己原来驻守的藩镇。李从珂不肯奉诏,李从厚便令王思同等人将兵讨之。无奈之下,李从珂便登上城楼,对前来进攻的王思同等人哭诉,说自己跟随先帝二十多年,经历大小数百战,如今先帝尸骨未寒,自己就要无罪而受诛,实在是天理难容。军士们听到后,都很同情李从珂,甚至高呼“潞王真吾主也!”接着便进城拥护李从珂为帝,在他的指挥下反过来攻击李从厚,夺取了政权,是为五代时期第二个被拥立的皇帝。

  后汉时,大将因害怕汉隐帝要诛杀自己,所以起兵犯阙,逼迫隐帝离开京师而逃亡。郭威便请,又请迎立湘阴公。不久契丹兵入侵滑州,郭威率兵北上御敌。大军抵达澶州时,军校何福进等人大声呼叫,集体越屋而入,将黄旗撕下来披在郭威的身上,请求他登基为帝。在军士的山呼震地之下,郭威终于还是登基了,此为五代时期第三个被拥立的皇帝。

  由此可见,早在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前,唐朝与五代就出现过许多拥的事了。

  拥立皇帝的事在五代时已经司空见惯

  残唐五代之时,因藩镇割据导致权力逐渐下移,不仅节度使不听朝廷的号令,就连军士也敢擅自废立首领

  在唐朝时期,朝廷失去了对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节度使们一般都采用父亡子替的方式,代代相传,直到出现士兵哗变,新的将领被拥戴为留后,才改变了世袭的传承。据统计,唐朝藩镇由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占十分之六,先由军士拥戴,然后再报备给朝廷的,占十分之四。朝廷对地方的管制权逐渐削弱,权力出现了下移。

  到了五代时,拥戴地方官的做法逐渐升级为拥立皇帝。士兵们之所以喜欢拥立首领,主要是因为这样做会使新首领对他们感到敬畏,每个月都要大摆犒劳宴,经常发放钱饷。而且即使士兵犯法,主帅也不敢过问,使他们得以更加的肆意妄为。五代时,只要拥护将领为皇帝,将校们就能得到超迁,军士也可以获得赏赐或剽掠,所以他们都很愿意做这种的事。

  据说李从珂起兵时曾向拥戴他的军士许诺说攻克京师后,府库内的财物任诸君随意虏掠,因而士兵们都乐意追随他。然后,在攻克洛阳后,士兵们发现府库内的钱财很少,根本不够分,为此抱怨李从珂,相互传戏言说“去却生菩萨,扶起一条铁。”李从珂很害怕,只得命各州刺史向京师输入钱帛以助赏,又客征百姓的房屋税,才勉强满足军士们的贪欲。

  五代之时,王政不纲,权力下移。藩镇既然藐视朝廷,军士便上行下效,跟着藐视主帅,导致拥立皇帝的事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太祖“黄袍加身”的事就出现了。

  权力下移是导致拥立现象屡次出现的原因

  “黄袍加身”并非自导自演,而是军士胁迫的结果。赵匡义与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赵匡胤则处于被动一方

  公元960年,镇定二州有消息说契丹与引兵来犯,周恭帝便令赵匡胤率领诸将前去御敌。当时赵匡胤掌控军政已有六年之久,士卒感其恩威,又兼主少国疑,内外都有拥戴之意。其中,赵匡义和赵普二人蓄谋已久,想等待一个好时机,以便引诱将士们去拥戴赵匡胤。

  当大军进抵陈桥驿时,军士们忽然在半夜聚集于驿门前,议论纷纷。有人高声说“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不如先册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

  得知这一情况后,都押衙李处耘急忙告知赵匡义与赵普。二人便赶往赵匡胤的寝所,见赵匡胤正醉酒熟睡,便命令部将严密把守营帐。然后又派郭延赟赶回都中去联络和,这两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

  半夜之时,军士们都想冲入赵匡胤的营帐去,被赵普与赵匡义拦了下来。二人故意斥责说“太尉忠赤,必不汝赦。”军士们听完,面面相觑,逐渐散开。

  ,过了一会他们又重新聚集过来,集体露出白刃并且大声说“军中偶语则族。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

  赵普与赵匡义又说“策立,大事也,固宜审图,尔等何得肆狂悖!”

  于是军士们在二人的组织下,各自归座。赵普建议先北上抗击契丹,回来后再做计议,借此来激将。众人果然纷纷反对,都说现在,与其北上抗击契丹,不如先拥戴太尉,安定好朝政,然后再出兵御敌也不迟。他们还威胁说“太尉苟不受策,六军决亦难使向前矣”。

  黎明时分,赵匡义和赵普急忙走进帐去向赵匡胤汇报情况。当时的赵匡胤正睡眼惺忪的躺在床上,还没来得及起身,将校们便露刃罗拜在外面,高呼说“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皇帝。”

  赵匡胤没有回答,众人便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然后集体跪拜山呼万岁!接着又拥他上马,请求还京。赵匡胤无奈地说“汝等贪富贵,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众人都答应说“愿受命。”接着便浩浩荡荡地赶回汴京。石守信和王审琦早已收到消息,便大开城门,使赵匡胤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京城。

  从整个“黄袍加身”的过程来看,起主导作用的是赵匡义与赵普,他们贪图富贵,便率领军士一起拥立赵匡胤,使他骑虎难下。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略显被动,被部下“放在火上烤”

  宋太祖登基后,重用文官,逐渐削弱将领的权力。晚年还猜忌并排挤赵匡义与赵普

  赵匡胤进京后,不是进宫面圣,而是令甲士先归营,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中。不久,军士们便挟持宰相来见,赵匡胤流泪地对他说“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范质还没来得及回答,军士们就挺剑威胁说“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赵匡胤厉声斥责,众人皆不退,范质见众人都已跪下,也只得跟着下拜,他知道大势已去矣。于是众人拥戴赵匡胤进宫,到崇元殿去行禅代礼,正式登基为帝。

  赵匡胤登基后,虽然给石守信等人加爵位,但他更倚重文官,依然让旧臣范质、等人为宰相,并未进行大清洗。接着,又连续亲征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消灭后周的武臣,把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杜太后知道赵匡义在陈桥驿中的作用,她担心自己死后两个儿子会因皇位而。所以要求赵匡胤传位给匡义,匡义再传给光美,再传回德昭,解决二人之间的纠纷。

  之后,赵匡胤通过的手段,罢免了石守信等人。权力逐渐从下边收回上边,唯一剩下的两个威胁就是赵匡义和赵普。在赵普当了十年宰相之后,赵匡胤先是提拔上来,让他分掉赵普的部分权力;接着又令吕余庆和参与押班奏事,进一步削弱赵普的职权。赵普为此感到不安,便主动请求罢政,赵匡胤立即批准,还将他赶出京城,到地方去担任没有实权的河阳节度使。

  之后,赵匡胤又借祭祀祖陵的机会,长居住在洛阳,不肯回开封。他想要利用迁都来打击开封府尹赵匡义,故而受到匡义的坚决反对,在百官的抗拒下,只得重新回到汴梁。谁料当年冬天便发生了“”之事,赵匡胤离奇驾崩,其弟赵匡义顺利继位,不久赵普又被重新召回京师,重新得到恩宠,其中的隐情,已经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