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宋朝时期皇帝被称“官家”?

历史文化 2022-06-19 05:2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的故事吗?接下来奇闻网小编为您讲解。

  960年,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为帝,建立大宋王朝。宋朝分为北宋和两个阶段,共传18帝,国祯319年,宋朝有一点和别的朝代不一样,宋朝把称“官家”,而不是称陛下或皇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疑问宋朝第二位皇帝也很好奇,《国老谈宛》中记载“徐钰为散骑常侍,太宗谓曰官家之称,其义安在?曰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盖皇帝之谓也。”

  赵光义好奇的问了,他的儿子也问了,《湘山野录》记载“上(真宗)乘醉问之何故谓天子为官家?速对曰臣尝记蒋济《万机论》言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上甚喜,从容数杯。上又曰正所谓君臣千载遇也。李亟曰臣唯有忠孝一生心。纵冥搜,不及于此。”

  从上面两段史料来看,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这样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一个贤明的皇帝,没有自己的私爱、私财,皇帝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的,天下的老百姓对于皇帝来说,都应该一视同仁。“官家”所谓的变化出“”观念的某种微妙改动,包含着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这是从史料的角度来分析,宋朝称皇帝为官家,还和宋朝的创始人赵匡胤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在后汉时期投奔枢密使,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攻击、,立下赫赫战功。柴荣病重的时候,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

  《》六年,世宗北征,为水陆都部署。及莫州,先至瓦桥关,降其守将姚内斌,战却数千骑,关。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代永德。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

  赵匡胤凯旋以后,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皇帝。改元建隆,国号“宋”,赵匡胤这样称帝,不能让天下的臣民信服,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赵匡胤就想出来这样一个想法。不称“朕”,称官家。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这样既没有降低身份,反而提高。

  《礼记·礼运篇》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为治理天下的君主,他的主要责任就是让天下众生造福,而不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赵匡胤让后周恭帝给自己帝位,按照“官家”的理解为,我当皇帝为了天下老百姓,并且选拔有能力的管理大臣,在大臣的辅佐下,来共理国家。赵匡胤巧妙地把家天下和官天下结合起来,虽然我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也不影响我的子孙继续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赵匡胤为了贯彻“官家”的政治寄托,也提高了的地位和权力。赵匡胤留下遗嘱“后世宋朝君王都不许杀害士大夫”。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所以宋朝士大夫地位很高,官僚集团权力压过了君主的权力。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