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二十万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陈友谅出生于延祐七年(1320年),是元末群雄之一,陈汉开国。原本投靠在建立天完政权的徐寿辉麾下,1357年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投奔陈友谅,反遭陈友谅杀害,其军队也被陈友谅吞并。随即起兵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此时长江以南属陈友谅的势力最大。次年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这块绊脚石后就登基称帝,建立大汉。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进攻朱元璋,这是他的全部家当,准备一举击败朱元璋,进而统一天下,可惜天不遂人愿,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不敌朱元璋的二十万大军,汉军或死或降,陈友谅也阵亡了,此时距他称帝才仅仅过去了三年。为何实力强大的陈友谅会败在当时实力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手上呢?还成就了一场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
其一,陈友谅师出无名。自古以来,发动战争都需要师出有名,否则很难得到百持。师出有名,占领舆论制高点,能够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可是陈友谅进攻朱元璋却并没有找什么借口。当时天下大乱,北有元廷自己内讧不断,南有陈友谅、朱元璋、等诸多枭雄。这三人中只有陈友谅称帝了,虽然建立了大汉政权,但北边还有政权呢,南方也还未统一,故大汉根本不算正统王朝,各地都人心不齐。而且他这个国号也有问题,我们可以细数一下历史上的国号为"汉"的王朝,有的西汉、的玄汉、的、的蜀汉、的赵汉、的后汉、的、刘的南汉等,可以发现以"汉"为国号的开国皇帝都是,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自称是刘汉的后人。反观陈友谅,以"陈"姓建立大汉政权,虽说可能有重振汉家江山之意,但确实不符合王朝国号的命名规律,对百姓的号召力并不强,甚至让人有些反感,有点蹭刘汉名气的意思。人心不齐,国号不服众,贸然出兵攻打义军首领的朱元璋,很难得到舆论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
其二,陈友谅虽然有六十万大军,但这是他的全部家当了,所以是能上的人都上,军队的组成非常复杂。陈友谅的家当本就不是自己拼下来的,而主要是由倪文俊的人、胜和徐寿辉的人马组成的,作战前再在各地征集一些普通老百姓当兵员,拼凑成一支六十万的军队,组成复杂就意味着军队的凝聚力不强,凝聚力不强那战斗力自然也不强,只不过是看着人多,浩浩荡荡的很有气势罢了,一旦打起来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不然也不至于六十万大军两个月都打不下一个只有两万守军的洪都城。
其三,陈友谅制定的战略战术问题很大。陈友谅最强大的是水军,他的战舰十分宽大,不是朱元璋的小船能比的。在最初交战中,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由于陈友谅的军舰实在太大了,朱元璋的小舰无法仰攻,接连受挫。陈友谅太过自负,将自己的巨舰联结布阵,展开足有数十里之远,虽气势逼人,可缺陷非常明显,那就是机动性不强。恰巧朱元璋的小舰机动性十分强,陈友谅就自断手臂将战舰连起来,那么以小舰火攻陈友谅舰阵就是最好的办法。老天也是眷顾朱元璋,吹起了东北风,朱元璋随即采用郭兴建议,组建了敢死队驾驶七艘小渔船就向陈友谅的舰队开去,迫近敌舰时顺风放火,火势很快蔓延起来,转眼间陈友谅的数百艘巨舰都被烧毁了,军队死伤过半。可以说陈友谅的"联结布阵"战略十分失败,以至于自己命丧鄱阳湖。
与朱元璋打天下时善待众兄弟不同,陈友谅对待下属十分刻薄,他本就是凭借弑主罔上起的家,诚信丢失,还十分猜忌手下兄弟,所以在与朱元璋决战前汉军就已经人人自危了。在诸多因素都不利于陈友谅的情况下,纵使陈友谅拥有再多的军队,也难逃被击败的命运。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