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皇宫的警卫制度是怎样的?如何保护皇帝的人生安全?

历史文化 2022-06-18 08:1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说到皇家护卫皇家警卫这个职业小编也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了,因为比较的神秘嘛,那么今天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皇家警卫吧,看看他们的工作,看看他们是怎么保证的安全的,今天只说明清的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一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算起来应该属于中国历史上大一统较长的朝代。时间既然长,宫廷内部发生奇闻怪事也就多,其中有名的“”,便是一件著名的政治疑案。这件案件,一度成为大明朝“”中朝廷党争重要的“议题”。

  案件本身过程不复杂,四十三年,一个名叫的天津蓟县人,手持一支枣木棒竟然堂而皇之的进入太子位于皇宫的居所——慈庆宫,打伤守门的,被侍卫擒获。这件事之所以被当时以及后世称奇,主要原因是,自古以来中国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宫禁严密,普通平头百说进入皇宫,即使靠近皇宫大门,都会被严格审查,现在,竟然有人手持棍棒如入无人之境的跑到皇宫之中,公然威胁太子的生命安全,要知道,洪武四年的正月,朝廷就下诏立内城门禁法律。当时规定“守门指挥千百户日一更代,七卒三日一更代。凡内官内使出入皆用号牌,若有以兵器杂药到门者,论如律。守门军士失于觉察者,罪如之。若车驾出行,则以御史一员临门察视。”由此可见,普通百姓要想进入皇宫,除了有内应,几乎不可能。那么这个案件继续查下去,还真查出了“内鬼”,有两个太监曾经伺候过万历皇帝的皇妃,作为内应勾结了这位名叫张差的农民。案件影响重大,超出了普通刑事案件的范围,直接指向政治权斗,所以,万历皇帝便匆匆杀掉主犯和太监结案了。

  说到“梃击案”自然衍生出明朝皇宫的“警卫制度”是否松弛的问题,其实,明朝对于宫禁规定极为严密的。

  当时紫禁城内,非特别征召官员,“不能轻至”。所以不仅普通百姓,即使是朝中大臣也只能在外听宣,不敢无事擅自进入。如此严密的宫禁以至于导致内外阻隔,下情不能上达的地步,可是“梃击案”还是发生了,由此可见,任何的防范永远都是相对的。而且明朝还有比其他朝代更加严重的沉疴,即太监的权力不受节制,与权力斗争残酷,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如何防范,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入主中原后,就吸取明朝太监擅权教训,从帝开始就设立铁牌于,严禁太监干预朝政。帝登基后,专门下令“太监等不可假以威权,事发即杀之。”,所谓“天下大权唯一人操之,不可旁落,岂容假之此辈乎。”帝曾经说“我朝列主家法,事事超越往古,而内廷制尤为严密。”在这种“乾纲独揽”的“执政理念”贯彻下,使得太监失去了掌控宫廷内的警卫调动的权力,清廷在紫禁城内不设统一的警卫机构和主管大臣,而是分别设立侍卫处、护军营、前锋营、内务府三旗包衣各营,神机营等警卫机构,实行分区分面的警卫办法。各个机构的统领大臣,互相并不隶属,各自对皇帝直接负责。清朝政府从根子上就断绝了明朝太监权力过大导致乱政的基础,从而使得皇帝的人身安全有了强大的保障。

  是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充满了强烈的不信任,所以在宫廷警卫制度上,皇宫的警卫军队直接排除汉族人,将皇帝最信任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满人中的精锐放在最接近自己的身边紫禁城内,而紫禁城外围则由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五旗官兵轮流值班。所以,北京城的兵,都是以保卫紫禁城为中心,内务府三旗驻扎在皇城之内,北京城由八旗满人官兵守卫,整个都城内外,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防卫体系。

  即便如此,紫禁城的墙上也要增派前锋营、护军营官兵轮流守卫,白天由阙左门值班司钥长、天安门值班副印务章京带领上城巡视,均二日更换。夜间则派三四品章京四人上城检查。如果有官员觐见皇帝,必须要由御前大臣进行检查,然后派侍卫将其带到皇帝面前,接见结束后,再由侍卫带出门外。除了对外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对内的检查是也是非常的严格。乾隆四十七年皇帝下令,紫禁城内每天值班的王公以及、大臣、部院大臣、都统、护军都统等五人,从现在起每天晚上都要巡察所属的侍卫、章京、护军。从二更起一直到五更。如果有旷工以及睡觉者,一旦查出,立即治罪。不仅如此,朝廷也对宫中私藏武器,检查非常严厉。凡是在宫中或者中发现有私藏鸟枪、火药、“金刃器械”,一经发现,“照违旨例,加等问拟,即行正法。”

  清廷在内部强化警卫制度,还在出入宫廷订立了很多严格的规范。譬如,凡是王公大臣上朝,到下马碑必须下马、下轿。只有贝子以上王公,或者赏赐紫禁城骑马坐轿的官员,入东华门,到箭亭旁必须下马。入西华门,到内务府前必须下马。不过,这一条有时候遵守了,反倒成了罪过。乾隆死去后,贪污案发,给和珅定了二十条重罪,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圆明园和紫禁城骑马坐轿。其实,和珅是乾隆活着时宠信的大臣,特许享受此等荣誉。现在嘉庆翻脸不认“祖宗定下的章程”,骂和珅“无父无君,莫此为甚”,政治斗争折射出法律的可悲与可笑,有时候,还真是超越人的想象。

  王公大臣进入紫禁城,为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其所带的随从也有一定限制。乾隆六十年时规定,亲王所带的随从为五人;郡王为四人;贝勒三人;贝子二人;宗室一人;文武大臣随从一到二人。到了嘉庆十六年,朝廷更加严格限制随从人数,亲王变成三人;郡王、贝子二人;至于文武大臣,更是只能携带一名随从。

  凡是“官役官物”进入宫中,必须要查验门牌才能够放行。皇宫每天使用大量杂役,也消耗大量生活物资,所以,出入繁杂,为了保证宫中安全,由内务府发放“火烙腰牌”。每次进入禁门,就要由护军验明后才能放行。而腰牌则每三年更换一次。不到期马上有接任者,随时要更换,并且报请景运门检查核实。宫中物资出入,必须由各衙门预先报告出门单,送到景运门值班处查验,然后再通知各衙门是否可以出入。凡此种种,不及备载。

  不过,不管如何加强宫廷安全措施,皇宫的太平,皇帝的安全其实始终与治国水平密切相关。也就是国家治理越清明,发生威胁皇宫的安全的事件越少。清朝从开始,一直到乾隆末年,紫禁城始终很平静。自从嘉庆开始,政治上越来越污浊,官民之间越来越对立。嘉庆十八年,甚至出现勾结太监,攻入紫禁城的事件,这远比张差手持枣木棍更加严重。嘉庆在事件发后,还专门下了“罪己诏”,加强了宫禁的整顿,虽然略有改进,不过,宫廷内偷盗案件还是频发,警卫制度越来越废弛。等到清朝末年,武昌枪声大作,即使皇帝身处钛合金做成的皇城,也难以抵挡改朝换代的呼声,遑论早已警卫废弛的紫禁城,清王朝携二百七十年的“列祖列宗伟绩”,刹那间被扫到历史的尘埃之中。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