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如果没有清兵入关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对入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却可以假设。
倘若历史时间线朝着另一个走向发展,攻陷北京城后,归降闯王,堵死了入关的必经之路,又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假设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的,那就是李自成拥有超时代的事业和战略目光,他能够预见满清才是中原民族的共同敌人,对吴三桂提起足够的重视。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李自成统一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南方的和南明将与李自成三足鼎立,相互僵持。
李自成逼死了,并将帝的尸体暴尸荒野,所以不论南明如何发展,李自成都将成为残明永远的敌人。忠于南明的总兵、督师、团练,亦不可能投靠大顺军。
虽说,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南明军官的表现,在满清的攻势中显得,但在面对李自成时,他们绝对会迸发出人性中最顽强的一面,与其死战到底。
张献忠和李自成的立场虽然不同,但双方好歹曾站在同一阵营下,从名义上来看张献忠还是李自成的部署。只不过,二人毕竟已分道扬镳,张献忠拿“大顺”当年号这件事,已经彻底断绝了大西军与大顺军合作的可能。
这种局势,是否与早年孙刘联盟抗曹颇为类似?
李自成倘若南下,张献忠极有可能与南明联手,三方发动一次类似的大规模战役。如果这场战役爆发,那么,中国地图上将会出现四国并立的情况。
在中原各势力缠斗不休的情况下,中原没有统一王朝完成收复新疆、西藏的重任,蒙古与满清之间的矛盾亦不会得到调和。
这种混乱的趋势会持续多久,就不是我们能够预见的了。倘若持续到十九世纪海外列强入侵时,中国仍保持着分裂局面,那么,等待着中原的命运将可想而知。
且看处于分裂的阿拉伯世界,在历史上何其强盛?,由于阿拉伯诸国无法完成统一,这种分裂的局面被有心人利用,终究被诸列强瓜分,成为一块被分割的利益蛋糕。
再来看看早年处于分裂的印度,不也是被英国人抓住机会,以“”的形式兼并了整个印度吗?
或许有朋友认为,在这个假设中,中国亦存在统一的可能,笔者不妨进一步推敲下去。
且让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战胜京师后依旧保有的朝气,保持着严整且不可战胜的军容。亦或是南明出现了一位励精图治力挽狂澜的小,精明强干地复兴大明江山,联合、郑成功父子走上一条海陆制霸的富强之路。
可以说,不论哪一方能够统一中原,起码要用上三十年的时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大顺军、大西军、南明军的乱战中,战损势必会超过三百万。蒙古与满清双方,势必会诞生一个胜利者,由此此前拟定的四国对立将会变成两国对立,从的格局变成的格局。
若是如此,中原王朝能否有机会战胜蒙古或满清呢?
亦无可能。
要知道,在相对强盛的中期,朝廷也拿刚刚兴起的后金毫无办法。时至今日,实力远不及往昔,又有什么资本与满清对抗?这样打下去的结果,一是通过和亲议和,二是被满清战胜使世界线收束。况且,不论是大顺军还是南明军的首脑,都保留着最原始的农耕视野,这种保守内敛的思维,已经决定了由李自成或朱皇帝带领的中原政权无法对外扩张。
,即便满清没能入关,而李自成或南明皇帝完成了一统中原的霸业,最终,中原的国土面积也仅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中等幅员的强国。这样的国力,不论是日本还是沙俄都能对我方造成巨大的威胁,当时间来到十九世纪后封建社会依旧会受到西方的冲击,甚至遭到列强的宰割和压榨。
研究这一假设的结果是沉重的,事实证明十七世纪中叶中国最好的历史走向就是满清入关。不论是失去了朝气的大顺军,还是苟延残喘的南明,都缺乏统一中原复兴的雄心壮志和实力。满清有能力也有野心,而且也切切实实地完成了。所以说,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无法抹杀满清的历史功绩。
参考资料
【《》、《》】
奇闻趣事
- 考古的人为什么活不久,考古为什么无聊
- 周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周朝是什么时期的
- 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为什
- 周朝后面是什么朝代,周朝怎么变成春秋战国
- 辛追刚出土时容貌,辛追刚出土时候的样子
- 兵马俑是真人吗,兵马俑是真人吗知乎
- 灭了夏朝的人是谁,灭掉夏朝的是谁
- 刘邦子孙后代关系图,窦太后是刘邦的什么人
- 周朝被谁给灭了,谁灭的周朝
- 明朝历史事件大全,明朝历史事件大全表
- 哪个朝代是公元第一年,哪一年是公元一年
- 唐朝之前是什么朝代,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近代重大考古发
- 全世界最可怕的古墓,世上最恐怖的墓地
- 考古国家凭什么挖人祖坟,为什么国家挖坟叫考
-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原因,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