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一家 曹操真的是误杀吗

历史文化 2022-06-18 07:0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伯奢一家被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时期,天下陷入大乱之中,各诸侯为了自身利益而陷入混战。一个个英雄人物也不断的登场,而其中能被称之为“枭雄”的只有一人,他就是。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多面的人,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赞扬他的人说他为国讨贼立下了大功,贬低他的人又说他是篡汉的国贼,当年曹操因为骑马踩踏了身旁的田地,而过意不去,,这也说明了曹操是个善良的人,但历史上他还做了一件非常具有争议的事情,那就是他在逃亡路上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并且在之后没有什么的表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的曹操,听闻作乱,于是想暗中除掉他,可是行刺计划失败,曹操也不得不仓皇逃命。在逃亡的路途上,他感觉十分疲累,便向路边的一户人家讨口水喝,可谁知这户人家就是吕伯奢的家。而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他看到曹操来到家中做客,也是,热情地打酒来款待他。曹操生性好疑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看到吕伯奢外出买酒了,生怕他一会儿回来就找人将自己给捉拿了。并且吕伯奢出门前还交代家人杀头猪给曹操做下酒菜,晚上,曹操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听到隔壁有嚯嚯的磨刀声,于是起身查看,发现正是吕伯奢父子在磨刀。随即曹操想到吕伯奢留宿自己是不安好意,现在就要磨刀将自己杀了献给董卓。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吕伯奢一家给杀得精光。

  如此来看的话,曹操极有可能是“误杀”,毕竟吕家人对他不薄,又是买酒又是杀猪的,可到了曹操眼里,却成了别有用心。,很多人也对于曹操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认为他是过于敏感多疑了,并且手段也过于残暴,竟然就杀了别人全家。不过,有一位历史专家却并不这么认为,相反他觉得曹操并没有杀错,而是吕伯奢一家本就该杀!原来这位史学家从流传下来的史书中发现了历史真相曹操诛杀吕伯奢一家并不是乱杀无辜。

  在历史书上,当时真实的情况是这么记载的,在吕伯奢外出买酒后,他的家人却选择了先将曹操人抓住,从而实施了抢劫。并且趁着曹操熟睡时,磨刀霍霍也是存在的,但他们目的并不是杀猪,而是为了准备对付曹操。《》中的原话为“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可见,吕伯奢一家还真是别有居心啊!而曹操真正杀死的也并非吕家全部,而是除了吕伯奢以外的剩余8个人。至于原因,用现在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正当防卫”。

  搞明白了这件事,那我们再来理一理为什么曹操的好友要和他,并分道扬镳呢?当年,陈宫在目睹了曹操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后,怒斥曹操大不义,是一个小人。而曹操却回答“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句话后来也成了曹操为人的风向标,一听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但事实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诛杀完吕伯奢的儿子后,陈宫不但没有与他分道扬镳,反而还成为了曹操麾下的一名重要谋士。而陈宫与曹操真正反目成仇,是发生在后来曹操东征之时。

  通过《》,我们都知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谓乱世之奸雄也。曹操与董卓一样残忍、自私,所以陈宫弃之而去,甚至辅佐对抗曹操,这就是曹操的“人设”。不过在正史上,曹操却成功“洗白”,不仅足智多谋,还有德有才。即便是“误杀”了人,也是该死之人。看来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那句经典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正史中应该换成“宁可我先下手为强,也比后下手遭殃要好”。对此,各位看官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