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离开之后魏武卒为何就解散了 魏国养不活这一支军队吗

历史文化 2022-06-18 07:04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是战国时期最早变法的国家,使魏国一度成为战国最强国家,后面的去秦国变法可以说是照搬了魏国的变法,商鞅就是魏国人。魏国强大,所以早期也是名将云集,比较出名的吴起,乐羊,以少胜多,打的秦国差点灭了。魏武卒这个整个系统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吴起在魏国的时候只能养五万是有原因的,魏武卒一人当兵全家免税,对当时的环境来说,这得出多少钱养。自打完魏武卒以后魏国就很难重建魏武卒,也标志着魏国霸权的结束。

  那时候的兵基本是半农半兵。农忙时务农,闲时训练,武器装备也是自备。而魏武卒可以说是第一支职业化的军队。军队的一切都为战争而准备,怎么能能打赢仗怎么来,魏国几乎倾全国之力养这一支军队,就像职业vs业余打不赢才是怪事。古代打仗讲的是一个士气,一万人站那死个千把人可能队伍就散了。牛掰的军队都是那种对伤亡承受能力超强的。这个和职业程度相关,临时拉来的农民并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多差,而是没什么战斗意志。

  魏国强大后,不仅对同为手足的韩赵下手,又对秦国下手,这种下死手的做法,只要能打下来就好,可是很可惜,一个都没打下来,说明问题不在于魏国的军力与国力上,而是战略方向错误,战略指导方针偏了,全力灭秦,不会引起列国强烈反弹,然后再对韩赵下手,这期间不能与齐楚交战,尽量保留实力,用于内部消化,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然后再开统一战模式,这样就不会四面树敌,无故消耗国力。

  春秋不存在长期大规模的常备军队,魏武卒、秦锐士均是如此,一旦大规模常备,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一大批最优质的劳动力无法参与生产,一旦长期常备,会拖垮整个国家,春秋时期的战争多是不连贯的战争,一年打一仗不影响春耕秋种。春秋是农业文明的典型,农民兵为主,在生产力没有大幅度提升之前,常备军队很难长期存在,改变就是在之后。主要是在春秋过度到战国初期,各国的军队基本还是原春秋的旧式,魏国最早开始选择军卒、新式训练,所以对比其他国家优势明显,等到后面各国都这样做,大家就差不多了。

  魏武卒有局限性,魏国变法的成果几乎全被吴起的魏武卒吃了,魏武卒打仗得到的土地几乎全拿来养魏武卒了,这个时候魏武卒高歌猛进的时候自然是滚雪球一样的增长,可是人不是神仙需要修整也会吃败仗这个时候怎么办?输掉的是赔款全国买单,这就是魏武卒亡国之兵的由来,局限性和缺陷太大。

  魏武卒之所以没落的原因和唐之府兵崩溃的原因是一样的,所有与土地挂钩的兵制都最终因为人口增长和土地的减少而崩溃。魏武卒只要当选就会赐予土地,而魏武卒的装备出征的口粮,日常训练的消耗都需要自己置备。个人认为在当时的耕作条件下支撑一个魏武卒的土地应该要五百亩(大多实行轮作耕种),魏武卒立战功之后还会得到土地的奖赏,包括这些奖赏发土地是可以继承的。

  所以吴起的军制改革有一个很大的很致命的弱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兵制的持续性问题,魏国没有更多的土地招募更多的士兵,这也是魏武卒鼎盛时期也就五万左右。而魏武卒也不是吴起出走后就不行的,时期魏国还是比较牛的。魏武卒其实和,明的军户一样开始土地能支撑起从军成本军队就天下无敌,后期家庭人口增长了就会崩溃。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