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刘家的天下 西汉和东汉为何出现两种不同制度
对西汉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读历史读到,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前半段的西汉是壮丽恢宏,,。即便是短暂,也有光武帝中兴汉室。
光武帝之后的东汉,仿佛变了个样,每个都宠信宦官,就是说的“亲小人、远贤臣”,最终把国家给弄垮了。
要说中国从时代的分裂,经大一统,到了汉朝才逐渐培养出统一国家的信念。本质上,西汉和东汉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社会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人才任用也完全不同。
明明都是刘家的天下,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西汉和东汉。
战争的后果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人们常说的汉唐精神,指的就是西汉时期。
西汉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汉武帝。有前面文帝和景帝休养生息、积累财富的前提,汉武帝一继位就是个国库富裕的天下。
汉武帝这个人也很有想法,跟爷爷、爸爸不同,汉武帝一直想着手解决匈奴问题。前后两家人打了四十四年,匈奴部落整个都被打散了。中原人民也不好过,连年战争把国库搞空虚了,钱不够用只好跟老百姓征税。
汉武帝
增加税收一次两次,老百姓就忍了,长此以往,谁也受不了啊,老百姓只能抛弃家园成为流民,一度流民数比秦朝末年还多。
没有成为流民的老百姓也受不了这样的高税收,就把土地扔了,投靠到地方豪族的门下接受保护,就不用交税。
当时地方豪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战国时期贵族后代,几百年来留下的世家大族很有势力;第二、文景之治发展起来的大商人;第三、地方的大侠,愿意去庇护走投无路的人。
这些豪强一直存在,只是势力一开始并不大,朝廷对他们有很大的压制力。到汉武帝时期,朝廷掌握的户口减少,无法交税的人只能投奔豪强,豪强手下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豪强越来越强,地府说却越收越少,朝廷压制不住地方豪族。
接着又出现一个让皇上头疼的问题,朝廷原本依靠着官僚系统压制豪强,但养官僚系统需要钱,而朝廷又恰恰缺钱。
朝廷没钱,这下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地方上的官僚开始跟当地豪族联手,成了地头蛇。皇上既生气又无奈,原本想让官员压制豪强,现在他们两股势力却合在一起了。
西汉时期朝廷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其实不是很强,因为整个国家刚从战争中恢复,官僚系统能处理的事情,也就跟原本诸侯国的事务差不多,要处理一个庞大的国家远远不够。就像摆地摊的摊主,让他一下子去管理一个大商场,他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朝廷把工作分散到地方上,西汉时期叫做郡守。大致可以理解为今天的省长,郡守的权力就太很多。全面掌握郡里的财政权、军事权、人事权,是地方一把手,跟下属就是君臣相称。
在朝廷比较有钱的时候,就有办法控制郡守,一旦朝廷没钱,郡守们就会成绩扩大自己的势力,与豪族结盟。
地方官僚和豪族联手,西汉的社会结构就开始发生变化。本来社会的结构是呈散沙状,民间没有组织能力。现在转变为豪族社会,豪族有着很强的社会组织能力。
由此,中国从周代的封建社会,步入了汉唐之间的豪族社会,维持了一千年左右,直到才瓦解。
王莽的无奈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恶心循环不断加深,朝廷更加衰弱,豪族更加强大。
这时候一个看上去谦逊有礼的人,成了帝国重臣,又篡位当了皇帝,他就是王莽。
王莽上台之后开始抑制豪族,他宣布土地都属于国有,民间不可以自行买卖,奴婢也不可以买卖;盐、铁,铸造货币等权力全部收归国有,还设置了国家储备机构来调节物价。
这些制度看似很有想法,其实是王莽想要恢复古制,重塑朝廷的统治力。豪族会老老实实等你来控制吗?显然不能。
想要碾压豪族,就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养活军队必需有钱。当时王莽能掌握的社会资源就是税收,可是这些已经被豪族控制了,没有其他新的经济资源,王莽也没有办法,很快就被豪族给推翻了。
既然王莽不和豪族合作,就让其他人来吧,这个时候刘秀登场。刘秀作为河北豪族的领袖,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
东汉的社会结构较之西汉发生了变化,拥护刘秀建立政权的豪族,可以直接从社会获取支持,这注定刘秀只能和豪族和平相处。
刘秀还把国都定都在洛阳,这也是跟豪族表面,咱们都是一家人。那么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为何开始“亲小人”?
亲小人的背后
我们得看什么是“贤臣”,什么是“小人”?
贤臣就是有文化的豪族。一般的豪族对社会有组织力,虽然皇帝对他们无可奈何,但他们不会从观念上去批评皇帝。有文化的豪族,会引经据典地说皇帝昏庸。
有文化的豪族从东汉逐渐发展起来,直到隋唐时期,也被称为士族。
那皇帝就不能找同样有文化的人怼回去,反制士族吗?还真就不容易。东汉的时候,知识传播不发达,西晋有“”的说法,而西晋比东汉还晚了一百多年,可见东汉时期可能就没有多少纸。
光有纸还不够,还得大规模应用。东汉那时候还是手抄为主,印刷术还没有出现,读书成本高,一般人根本读不起书。
士族一代代壮大,逐渐成了世家大族,垄断了社会舆论,又垄断了知识和地位,对皇帝有着相当强的约束力。
东汉后期的皇帝,被士族压制得受不了,就找支持自己的人,来对付士族,这些人由于不是世家大族一伙的,所以就被舆论称为“小人”。
这批人要让他们忠于皇帝,就必须给予他们最大的依赖,只有两种,一是宦官,二是,就是皇后的家族。
宦官和外戚也彼此看不顺眼,因为世家大族和外戚一样瞧不起这些,外戚和士族之间也会因为权力纷争而不断产生摩擦。
于是,皇帝、世家大族、宦官和外戚组成的官僚,彼此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东汉中后期的,15岁被大将军扶持上台,梁冀是外戚,控制着汉桓帝。后来汉桓帝愈加不爽,当了十几年傀儡,联合宦官,除掉了梁冀。
接着汉桓帝又弄出了“党锢之祸”,借宦官之手跟世家大族进行PK,压制力世家大族。等到宦官势力做大,皇帝又联合外戚势力打压宦官。
世家大族面对皇帝的这些做法,更以道德标榜自己,把宦官和外戚指责为“小人”。
其实,说到底,就是皇帝和世家大族的PK,站在各自的角度去看问题,你会觉得,贤臣和小人,其实不过是换位置站罢了。
历史的挽歌
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冲突过程,极大破坏了帝国的治理水准,加上东汉连年天灾,民间的疾苦没人去管。
老百姓无可奈何,只好自己组织起来,寻找活路,各地豪强趁机起义,成了争夺天下的枭雄。东汉朝廷没辙了,大分裂时代拉开序幕。
所以历史从来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本质上很多东西,需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和社会情况去理解,才能相对透彻。
历史的变迁从来不是因为某一两个人,每股势力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因素,这才是历史最精彩的地方。
奇闻趣事
-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口诀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和
- 华夏第一位祖先:华夏第一位祖先是谁
-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 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后面的朝代分别是哪些
- 哪个朝代差点灭了日本 哪个皇帝差点灭了日本
-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的证据
- 明朝国运600年怎么只有300年 为什么说明朝600年国
- 历代皇朝排名顺序:中国历史朝代帝王排名顺序
-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人物是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制度
-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 中国历史秦始皇故事简短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 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 东晋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晋之后的朝代顺序是怎样
- 明朝毁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
-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更
- 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是被谁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