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项羽精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怎么描述的?

历史文化 2022-06-18 06:05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今天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以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勾画出一幅悲壮的画面,,高度赞扬了项羽。当今人们回看历史,已知李清照经历了夫死,物散,再婚,离异。不禁发问“李清照这首《夏日绝句》是暗讽她丈夫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议论性。,李清照咏史,豪迈奔放,她眼观天下大事,步随历史潮流,岂会因驻足?所以这种说法不是贬低了她的丈夫,反而看小了李清照。,李清照晚年,国家山河破碎,、父子被金人虏了去,面对国人的苟且偷生,李清照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用来讽刺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也无可厚非。

  《夏日绝句》暗讽了南宋当权者,歌颂了项羽,颂扬了项羽精神。项羽精神究竟有什么出彩之处引得李清照这样的“千古第一才女”崇拜不已?

  垓下之战,项羽一战败退,直退到乌江,我们都知道,项羽是有机会逃走的,以后完全可以。但他放弃了这仅有一次机会。留下悲壮词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为什么会选择自刎于乌江呢?《项羽本纪》是这样告诉世人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为了面子。“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可怜我回到江东继续称王,但我感到愧疚”,等等的心理“害死”了霸王项羽,也成就了项羽,成就了之美名!

  后人之所以歌颂项羽,一切都是因为项羽表现出来的项羽精神,即战斗精神。项羽所率民族,可谓是战斗民族。什么是战斗民族,王立群老师给出了解释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这种精神体现在个人身上,称之为战士;体现在民族身上,称为战斗民族。

  项羽作为江东之王,以身践行了这一精神。他手下大多数军队在很大程度上承继了这种精神。垓下之战,项羽率领800壮士深夜突破汉军万人包围圈,直至天快亮时汉军才发觉。但项羽逃至东城时,只剩下28骑。

  此时汉军追兵5000人,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项羽也深知如此,不同的人面对这样的局面会有不同的选择,或下马受降,或丢盔弃甲逃亡,亦或。项羽则不同,他手下28人也不同,他们都想“大玩一场”。

  项羽令28人分为四个小队,面朝四个方向。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仅损失了两个人。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这一番之后,汉军被打怕了,5000人被项羽28骑吓怕了,无人敢往前。“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羽等人又下了马,和汉军短兵相接,仅项羽一人就斩杀汉军数百人!战绩虽然超了神,胜败早已天注定,霸王最终将自刎。28人无一人投降,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自刎乌江。

  李清照心系国家,南宋统治者非但没有接受北宋亡国之教训,反而整日纸醉金迷,李清照痛恨他们的不思进取,苟且偷生。于是写下《夏日绝句》讽刺统治者,告诉了世人项羽精神宁折不弯,宁死不屈,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