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被低估的谋士: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在演义中,被描述成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形象,替谋取荆州,直至有借无还,都离不开鲁肃的助攻,除了支持联合刘备抵抗以及说服借出荆州以外,就没什么贡献了。鲁肃可谓是提到的“东和孙权”的关键人物,他对刘备集团的贡献似乎大于对孙权集团的贡献,演义中,鲁肃甚至有通敌的嫌疑,就知道帮着诸葛亮说话,不考虑东吴利益,历史上,鲁肃的表现真的如此差劲么?
《》作者陈寿对鲁肃的评价是这样的
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性好施与。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三国志
鲁肃的战略观
鲁肃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当初周瑜缺粮,鲁肃把家里一半的粮食赠送给了他,周瑜与鲁肃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和鲁肃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这一年是建安5年(公元200年),这时候诸葛亮还在隆中种田,距离隆中对问世还有8年,鲁肃初见孙权,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
孙权听鲁肃这样一说,自然很是高兴,鲁肃的塌上策对于江东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于刘备集团的意义,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很多共同点
其一鲁肃和诸葛亮都认为曹操不可卒除。特别说明一点,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四年六月到建安五年十月,所以鲁肃提出榻上策时期,曹操和尚未分出胜负。即使官渡之战结束,袁绍只是兵力损失大,却依旧雄踞北方四州,实力依然在曹操之上。鲁肃在这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江东以后的敌人只能是曹操。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成为远远强于其他诸侯的势力,以刘备那点兵力地盘,不可与曹操争锋,已经是很明显的事情了。所以从这点看,鲁肃提出榻上策的难度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高。
其二鲁肃和诸葛亮都想夺取荆州。荆州人才济济,资源丰富,刘表带甲十万,表面看起来,荆州刘表的实力很强,并不是随便就能吞并的弱小势力,诸葛亮和孙权都认为“其主不能守”,不把刘表放在眼里。鲁肃和诸葛亮看人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刘表虽然带甲十王万,确是守成之主,毫无进取之心,而且还宠幸妾室,害的长子刘琦不能继承荆州。虽然荆州人才济济,却不能重用,成为了鲁肃和诸葛亮第一个目标。
鲁肃的大局观
鲁肃的“竟长江所极”和诸葛亮的“跨有荆、益”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无论是“竟长江所极”还是“跨有荆、益”,都必须得到荆州,当面临共同的敌人曹操的·威胁之时,鲁肃主动调整战略方针,说服孙权借出南郡给刘备共同抵抗曹操。为了“连刘抗曹”的大局,鲁肃主动放弃“竟长江所极”这是难得可贵的。
奇闻趣事
- 考古的人为什么活不久,考古为什么无聊
- 周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周朝是什么时期的
- 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为什
- 周朝后面是什么朝代,周朝怎么变成春秋战国
- 辛追刚出土时容貌,辛追刚出土时候的样子
- 兵马俑是真人吗,兵马俑是真人吗知乎
- 灭了夏朝的人是谁,灭掉夏朝的是谁
- 刘邦子孙后代关系图,窦太后是刘邦的什么人
- 周朝被谁给灭了,谁灭的周朝
- 明朝历史事件大全,明朝历史事件大全表
- 哪个朝代是公元第一年,哪一年是公元一年
- 唐朝之前是什么朝代,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近代重大考古发
- 全世界最可怕的古墓,世上最恐怖的墓地
- 考古国家凭什么挖人祖坟,为什么国家挖坟叫考
-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原因,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