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鸿毛是什么意思,泰山鸿毛的主人公是谁?
泰山鸿毛的意思 泰山鸿毛的主人公是谁
泰山鸿毛出处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泰山鸿毛释义
泰山五岳之首,在山东省中部;鸿毛:鸿雁的羽毛,比喻轻微、渺小。“泰山鸿毛”一语,比喻轻重悬殊。
泰山鸿毛的典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他少年时跟随父亲移居长安。
司马迁成年后遍游名山大川,访问天下胜迹,沿途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重,遗嘱要儿子继承太史令事业,写出一部完整的通史。司马迁悲痛地说:“我一定完成父亲的宿愿。”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有机会在皇家藏书楼检索图书。他早进晚出,每天要从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寻找素材,去整理和考证史料。
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整理和考证,他开始构思、撰写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
公元前99年,,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这支队伍作战奋勇,给匈奴骑兵以严重杀伤。后因后援断绝,寡不敌众,李陵败降匈奴,汉武帝闻讯十分愤怒,大臣们都把罪责推在李陵身上。
武帝又征求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认为李陵作战勇敢,以五千步兵打败了匈奴数万骑兵,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仍能拚死搏斗,他的败降是不得已的。汉武帝责备他替李陵辩护,将他处以“腐刑”(去掉睪丸)。
后来,汉武帝为了利用司马迁的才能,下令释放他,命他担任原由太监充任的“中书令”。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侮辱与迫害。
司马迁受刑后,老友任安曾写信劝戒他,司马迁一直没有回信,后来听说任安因事下狱,才复了一封信(即《报任少卿书》),信中回顾了自己的遭遇,表示自己所以苟活于世甘蒙耻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著作。
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比喻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死得比鸿毛还轻。在这句话的自励下,经过十三个寒暑,他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奇闻趣事
- 考古的人为什么活不久,考古为什么无聊
- 周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周朝是什么时期的
- 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为什
- 周朝后面是什么朝代,周朝怎么变成春秋战国
- 辛追刚出土时容貌,辛追刚出土时候的样子
- 兵马俑是真人吗,兵马俑是真人吗知乎
- 灭了夏朝的人是谁,灭掉夏朝的是谁
- 刘邦子孙后代关系图,窦太后是刘邦的什么人
- 周朝被谁给灭了,谁灭的周朝
- 明朝历史事件大全,明朝历史事件大全表
- 哪个朝代是公元第一年,哪一年是公元一年
- 唐朝之前是什么朝代,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近代重大考古发
- 全世界最可怕的古墓,世上最恐怖的墓地
- 考古国家凭什么挖人祖坟,为什么国家挖坟叫考
-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原因,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