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死因之谜 是死在自己制定之法律下吗

考古学 2025-01-19 17:37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商鞅离开秦国边境前的一次经历中,他试图在一家旅店过夜,却遭到店主的拒绝。店主引述了商君的命令,任何没有证件的旅客入住,店主都将受到连带的惩罚。商鞅对此深感悲哀,叹息道:“唉,法律的弊端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这就是“自作自受”这个成语的出处。

对于“自作自受”这个成语,它在历史上被频繁引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商鞅的这段经历。两千多年来,这个故事不断被引用,用来阐述自作自受的道理。商鞅是卫国公室的后裔,姓姬,因此也被称为卫鞅。他的家族在他这一代已经衰落,他流浪到异国,成为魏国宰相公叔痤的食客。他不甘于平庸,年轻时便致力于学习刑名之学,即法家的学说。

商鞅的仆人公叔痤在临终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称他年少有才,可以担任宰相。魏惠王并未重视公叔痤的忠告,认为他病重胡言。商鞅因此逃过一劫,逃到了相邻的秦国。不久,他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商鞅以言辞打动孝公后,向秦国的宠臣、他的朋友景监透露了自己对秦国的改革设想。商鞅以帝王之道向孝公陈述时,孝公表示期待过长,他希望立即看到成效。商鞅转变策略,以强国之术游说孝公,最终赢得了他的支持。

商鞅的变法旨在建立当局的威望,通过重赏来取得民众的信任。为此,他实施了著名的“厚赏徙木”政策。为了立威,他采用了残酷的刑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颁布严厉的法令、奖励战功、鼓励农耕和推行郡县制。其中,“告奸”政策鼓励民众相互告发,告发者可得到官府嘉奖。这项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商鞅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以战功而非出身定爵位,敢于对贵族动刀。当太子犯法时,他毫不畏惧地进行了惩罚。虽然这一举措震惊了民众,使得秦国社会秩序井然,但商鞅的做法被历代儒家批评为蛮横而非霸道。

当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日子开始变得艰难。新君秦惠文王并不知道商鞅的初衷是为了秦国的强盛,而且秦国已经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商鞅失去了利用价值。他需要安抚旧贵族并报私仇。商鞅注定必死无疑。他试图再次从魏国逃脱,但命运已无法改变。在离开秦国边境前,他试图住进旅店再次遭到拒绝。店主依然遵循商君的命令,没有证件的旅客入住将导致店主受罚。商鞅感叹法律的弊端再次感叹“自作自受”。最终他逃到魏国,但因曾经打败魏国而遭到仇恨,既不被收留又被遣送回秦国。在渑池,他被秦国军队杀死,尸体被车裂示众。

如果说商鞅的故事是一出喜剧,那么两千年后的许显纯则上演了一出闹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