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养士者齐国孟尝君 鸡鸣狗盗就是人脉
在战国时期的底层社会,养士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风尚。这种风尚并非仅仅出于附庸大雅,背后隐藏着深远的政治意图。拥有多少士人,象征着个人的政治影响力、社会知名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如今,当人们谈论成功秘诀时,无不提及“人脉”二字。这实际上与古人的养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追求“路路通”。
战国时期的养士代表人物,莫过于齐国的孟尝君。他在薛地广纳来自各国的能人异士,据说最多时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司马迁实地考察薛地,发现当地民风彪悍,多勇猛善战之士,其原因竟是因为孟尝君收留了大量无法无天、任侠好斗的人,最多时竟达六万之多。
孟尝君养士有三个显著特点。他来者不拒,几千门客中,包括在押的罪犯和江湖流浪汉等各种人物。他对门客有求必应,满足他们近乎非分的请求。他“舍业厚待之”,用家财款待这些人,有人因家事离开,他也不会生气,反而安慰其家人,并给予丰厚的赠礼。第三,孟尝君的绝招是与食客安危与共。有一次,一名门客在暗处吃饭,引起另一名门客的怀疑,以为孟尝君厚此薄彼。但孟尝君用自己的饭碗证明对待所有人一视同仁,那位门客羞愧难当,自杀谢罪。此后,“皆以孟尝君亲己”。
孟尝君门下最著名的矫健门客,便是冯谖。在中学教材中,他的故事被详细记录。在孟尝君家,冯谖无所事事,却对饮食出行有诸多要求,但孟尝君都无条件满足。
孟尝君有一个基本的人才储备理念,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其用。我们常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便是源于孟尝君的故事。人脉的培养需要先行投入,必有回报。孟尝君的经历便是旁门左道中最具人生处世启发意义的典范。
当孟尝君在秦国被囚禁,危在旦夕时,他求助于秦昭王的爱妾。这位爱妾提出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条件——要回一件价值千金的裘皮大衣。孟尝君束手无策,但一名食客挺身而出,巧妙地偷回大衣,助孟尝君脱险。
一行人匆匆逃至函谷关时,正是深夜时分,关门已闭。按照规矩,需等到天亮才能开关出城。而此时孟尝君使用的是假护照,若等待天亮恐生变故。正当众人焦虑之际,突然传来鸡鸣之声,随之四处农户家的鸡都跟着叫起来。守关者听闻鸡叫,便打开城门放行。这清脆的鸡鸣之声,竟是由一个寄食于孟尝君门下的善学鸡叫的家伙所模仿的。
孟尝君带着一群小兄弟,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展现出了哥们朋友之间的传统情谊。当他路过赵国时,赵国人虽未见过他但早已闻名。然而酒桌上,他们遭到了轻视和嘲笑。这时,食客中的那些擅长武艺的士人挺身而出,一番激烈的打斗后,他们消灭了赵国一百多人,“遂灭一县以去”,才令孟尝君得以体面地离开。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