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的陪祀功臣是怎么选的?为什么缺了法正

考古学 2025-01-07 18:0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蜀汉的政治玄机,从武侯祠中可窥一斑。下面,奇闻818将带您深入了解其中奥妙。

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辞世,其遗体被运回成都安葬于惠陵。依汉制,同时兴建了汉昭烈庙。后来,诸葛亮与刘备在此合祀,故汉昭烈庙又被称为成都武侯祠。此庙除了祭祀主体刘备和诸葛亮外,还有许多功臣被陪祀。令人费解的是,其中并未包括大功臣法正。

一、武侯祠的陪祀功臣入选标准严苛,德才兼备,因此法正未能入选。

走进武侯祠,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的陪祀功臣塑像。他们东西两侧排列,每一尊塑像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据说,游客们最常问的问题之一是,为何在刘备入蜀和夺取汉中立下大功的法正没有在此列?

与其他地方的武侯祠相比,成都武侯祠的政治意味更为浓厚。陪祀人员的入选标准不仅仅是对于蜀汉的杰出贡献,还有对个人操守的高要求,必须“才性俱佳”,即德才兼备。

法正,这位在蜀汉立国过程中功勋卓著的元勋,因为为人睚眦必报而未能入选。他在刘备手下得到重用前,在刘璋手下并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法正传》记载:“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意味着他对于小的矛盾也会进行报复,甚至杀害一些人。这种情况严重到有人向诸葛亮反映,建议管管法正。诸葛亮明白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最后只能对此事视而不见。压抑了太久的法正,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终于“潇洒走一回”,但却因此给人留下“作威作福,睚眦必报”的印象,导致最终未能入选武侯祠陪祀名单。

二、陪祀功臣的地域分布反映了蜀汉的政治格局。

益州地处偏僻,经过刘焉刘璋父子两代的打压,造成了境内无强宗大族的汉人组织的局面。蜀汉建立之初,政权主要由外来的士人力量组成,其中以刘备在荆州吸纳的士人力量为主。从武侯祠的陪祀功臣名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名单中益州本地人士仅占四分之一,这还是在大量荆州和东州士人因为名节等问题被排除在外的情况下。由此可见,刘备在定蜀以后,在本地人才的招揽和培养上存在问题。这种局面直到诸葛亮执政时期才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三、陪祀功臣中益州后起之秀太少,揭示了蜀汉人才选拔的某些问题。

三国时期,益州人口本就少,相较于曹魏和东吴,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使得汉代以来的察举制难以考查士人的真实情况。曹魏针对这一问题,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选拔人才扫清了规则上的障碍。而蜀汉在人才选拔上存在的问题,从武侯祠陪祀功臣中可见一斑。名单中的益州后起之秀太少,反映了蜀汉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的不足。

从成都武侯祠的陪祀功臣中,我们可以窥探出蜀汉政治的一些玄机。这些玄机不仅反映了蜀汉的政治格局和人才选拔问题,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历史。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