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宗亲刘虞为何宁死不听袁绍的安排不当皇帝
在当时的局势下,刘虞具备了称帝的可能与资格。为何他没有选择这条路呢?原因出在关东诸侯的纷争与分歧上。
袁绍等关东诸侯一心认为拥立新君是反抗董卓的最佳方式。这一主张遭到了曹操和袁术等人的反对。曹操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立场:“我等起兵,远近呼应,是因为我们都秉持正义。现在幼主软弱,被奸臣牵制,我们不能轻易地改换君主。你们朝北拜拥他人,我则坚守西向的信念。”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他更多的是站在汉室的立场,认为关东诸将的集结是为了铲除民贼、匡扶朝廷。
在诸多诸侯中,鲍信将军对曹操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能在乱世中拨乱反正的英豪。与此相反,袁绍虽然被全国英雄所敬慕,但在鲍信眼中,其真正的动机并非为了拨乱反正,而是借机扩张地盘,谋取私利。而袁术则自信袁家的权力和地位无人能及,他心中渴望有一天能自主为帝。但在当时,他的力量还不足以实现这一梦想。
袁术的话语堂皇,但在很多政客眼中,大义是可以随意扭曲的。袁术极力称赞汉献帝,认为他具有周成王的天资。尽管面临董卓的劫持,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劫难。而袁绍等人制造的关于汉献帝身世的谣言,完全是胡说八道。在袁术看来,他对汉献帝称臣,是为了覆灭董卓,其他的都不在考虑之列。
尽管曹操和袁术在风致上有高低之别,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在拥立新君的问题上,他们的不满是一致的。这使得关东诸侯之间出现了分歧。刘虞身处这样的环境,自然无法承受袁绍的提议。
千年之后,赵匡胤在陈桥叛乱,部属以黄袍加身,顺势称帝。那是因为赵匡胤是三军主帅,上下一心。而刘虞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仅是关东诸将之一,袁绍才是关东联军的领袖。袁绍拥立刘虞后,是否会主动献上兵权,真正臣服刘虞?很难说,根据袁绍的性格,很可能不会。既然袁绍都不是真心拥戴,曹操、袁术又竭力反对,刘虞怎能轻易冒险呢?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虞与关东的大将们有着显著的不同。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势,许多人都想割据一方。比如同样是汉室宗亲的刘焉,就找到了益州刺史的位置,封锁蜀道,割据一方。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也依靠地域偏僻,朝廷无法顾及,在辽东称王。袁绍占据冀州后向附近拓展,也曾攻击过刘虞的幽州。刘虞不同,他对幽州的将军公孙瓒的暴虐好杀深感不满。最终两人冲突无法调和,刘虞被公孙瓒杀害,幽州的百姓无不悲痛欲绝。
当时,刘虞派出的使者田畴向朝廷上表忠心,但返回时带来了天子的诏书。刘虞已死,田畴没有把诏书交给公孙瓒,而是在刘虞墓前朗读给刘虞听,大哭之后才离开。公孙瓒知道后大怒,抓起了田畴,责问他为何不把诏书交给自己。田畴回答说:“汉室衰颓,人心各异,只有刘公不失忠节。诏书对将军并无美言,恐非你所愿闻,故未进献。”公孙瓒无言以对,只好释放田畴。如此忠义的刘虞,自然不可能自立为帝。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