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的监察院有没有历史原型?
壹——古代特务机构的起源
近日,一部基于架空历史的玄幻剧《庆余年》正在火热播出。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演员阵容强大,剧情新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中,剧中的“监察院”这一超级机构形象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一琢磨,这个“监察院”可真是厉害啊!
“监察院”的院长陈萍萍之下,设有八处,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职能。从一处负责监察京中百官,到二处负责谍报收集和剖析,再到八处负责文化舆论治理,可以说,“监察院”是一个自带军事武装力量、兼具司法和文化属性的特务机构。如此强大的机构,无疑是权力制度中的bug。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庆余年》虽然是部架空历史的玄幻剧,历史是架空的,但其中的历史逻辑一定参考了真实历史逻辑。
那么,“监察院”这样的机构是否有历史原型呢?
答案是没有单一的历史原型。像“监察院”这样身兼多项权力的超级机构在古代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一些特务机构的历史原型,如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三大经典特务机构,如果组合起来与“监察院”进行对比,就有几分相似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的特务机构到底是什么?它为何存在?
在中国古代,君权名义上拥有所有国家权力。但由于地域广大、事务繁杂,仅凭皇帝一人行使权力显然不现实。皇帝需要下放权力,这就是权要系统的存在意义。
权要系统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使权力,取代皇帝处理政事。庞大的官僚体系使得皇帝无法全面监控官员的行为。为了确保权力的正常运行和防止官员腐败,皇帝需要一个独立于权要系统之外的机构来监督整个体系。
特务机构就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贰——两厂一卫
在许多影视剧中,恶名昭彰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就是特务机构的典型代表。
这三大特务机构中,锦衣卫的历史最为悠久。本质上,锦衣卫是作为皇帝的军事侍卫机构存在的,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与其它亲军卫不同的是,锦衣卫具有特务机构的性质。
明朝的锦衣卫主要职能包括“掌直驾侍卫、侦查搜捕”等。其成立时的初始职能包括守卫、侦查与拘禁、以及处理诏狱等。其中后两项是其它亲军卫所没有的特权,专属于锦衣卫。
后来,东厂(东缉事厂)的成立,夺走了原本属于锦衣卫的侦查搜捕的权力,其权势甚至超过了锦衣卫。再后来,西厂(西缉事厂)的成立虽然短暂,但在权力上甚至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的总和。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主要的特务职能就是侦查搜捕和执掌“诏狱”。他们的侦查对象不仅仅是普通百姓,还包括整个权要系统。而所谓的“诏狱”,则是凌驾于所有司法机构之上,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皇帝把这个极权的执掌权交给了上述的“两厂一卫”。
由此可见,“两厂一卫”本质上是皇权的延伸,是对整个权要系统的监控系统,这也是古代大多数特务机构存在的意义。
尽管如此,《庆余年》中的“监察院”这一超级存在还是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特务机构。古代真实的权力制度无法容忍一个部门成长到如此强大的程度,这是由古代帝制皇权的本质决定的。
叁——复杂的局面
对于古代特务机构的存在与影响,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解读。这些机构既是皇权的延伸,也是对整个权力系统的监控,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权力斗争与平衡。《庆余年》中的“监察院”作为一个超现实的设定,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古代与现代权力制度不同之处的有趣视角。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