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为何身为外敌的金人也修长城

考古学 2024-12-19 17:42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长城,自古时起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修建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是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使之成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长城的存在,不仅仅是一道城墙,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的体现。

春秋战国之后,长城更是成为各诸侯国和王朝的重要防御工事。从齐宣王借山势筑起的东起海滨西至济州的长城,到赵武灵王为防御匈奴而筑起的阴山沿线长城,再到燕国的造阳至襄平长城,这些均为各政权为保卫自身领土与人民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历史上有件趣事令人好奇:女真族作为历史上曾对中原造成重大威胁的政权,也曾大力修筑长城。他们究竟为何要建长城呢?这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民族和文化转变的因素。

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北方和东北地区的统治者,尽管他们曾对中原产生过威胁,但在占领中原后,他们面临了文化上的挑战。作为游猎民族的女真族,他们的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明存在巨大差异。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稳定统治,他们开始逐渐靠拢中原文化。这种文化靠拢不仅仅是政治手段,更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所必需的。金朝作为当时中国的“主人”,尽管占领了广大土地,但他们深知自己的文化习俗与中原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加以调和和融合。他们选择了修筑长城作为防御工事,以保护其新获得的领土和人民。这一决策背后的逻辑在于军事策略的转变和文化融合的需要。正如贾谊所言,“攻守之势异也”。金朝作为当时的进攻者转变为防御者,为了保卫其疆域稳定和文化融合,长城的修建成为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需要,更是文化上的融合与适应。这也反映出中华文明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不论何种文化冲击和外来威胁,都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金人逐渐融入中原文化,摈弃了游猎习俗,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稳定生活。这种生活并非主动出击,而是防守的胜利。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他们不得不筑起长城。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金代的长城壁垒更是独特且重要。在内蒙古,仍然保留着被称为“金界壕边堡遗迹”的金代长城遗迹,也被称为“兀术长城”,这反映了金兀术时代的历史背景。

金代的长城与众不同,它是建在平地上,不仅需要高墙作为堡垒,还要在墙外挖掘壕沟,因此被称为“界壕边堡”。南北两条长城均由夯土修筑,总长度达数千公里。其中北线延伸至蒙古共和国境内,南线则延伸至河套北边的胜州。

金代的长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比秦汉的长城更为“精致”完备。明代修筑长城时,就吸收了金长城的优点。因为金和明的主要防御对象都是蒙古人。

面对蒙古的进攻,金长城确实让成吉思汗很头疼。成吉思汗曾采用夯土填平的策略,但这种方法并非长久之计。金长城的坚固防线让大军难以快速攻入。

金人为了防御,可谓用心良苦。他们的军事聚落有四个中心防御据点,整个军事聚落防御结构以这四个节镇州为中心,呈现出清晰的层级结构。重要城堡面积广阔,内部结构复杂,城防设施完备,甚至兼有生产与贸易职能。

在通讯方面,金人采用烽隧和骤铺联合完成警报传递和军情讯息交换。金人的汉文化情结深厚,金熙宗等统治者全面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同时广泛流传和应用道家、佛教和法家。这种文化心理在金人修筑长城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

海陵王完颜亮更有秦始皇气概,他有意统一江南,曾在扬州作诗表达其雄心壮志。金代的长城壁垒以及金人的文化心理,都是中国历史上独特而重要的篇章。这些都在不经意间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完颜亮统治时期,他坚决主张金国不容南宋存在,仿佛江南之地不能有任何独立的疆封。这种态度彰显了金国的统一意志和对中原领土的坚守。

在金世宗时代,儒家治国理念被广泛应用。金章宗时期的政治几乎完全汉化,文化繁荣,历史上称之为“明昌之治”。这位君主对书法有着深厚的热爱,因此大力推动了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据《金史》记载,金章宗对礼乐刑政进行了深入的修订和完善,为金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无论是金世宗还是金章宗,他们都尊崇孔子和儒学,修复孔庙并发展庙学,同时推崇《尚书》和《孟子》。这显示了金国在入主中原后,逐渐融入了中原的文化心理。他们渴望稳定,向往安居乐业,与中原诸夏政权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出一辙。

如果南宋朝廷位于中原,恐怕也会有同样的心理,至少在版图上不会容忍“别疆封”的存在。对于夷狄政权,他们可能会选择建立长城作为防御手段。明代也体现了这种心理。

这种心理并非不利,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化同化后的防御心理可能使金人逐渐失去原有的锐气和剽悍特性,变得过于安于享乐,导致内部力量逐渐衰弱。当蒙古进攻时,金国的情况与宋朝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的境况相似。

金人仿照秦汉隋修筑长城的举动,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心理与秦汉隋甚至宋明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在文化上逐渐融入中原的也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和历史记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