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最后把王位还给了李家?
第一个原因,宗亲不争气。
话说称帝,建立了武周王朝后,立儿子为太子,还是立侄子为太子,左右为难。
网络配图
立儿子为太子,很简单,候选人主要是她和所生的健在的两个儿子李哲和。而立侄子为太子,候选人便是武家子弟,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等侄子辈。
结果这场太子争夺战中,以武三思、武承嗣为首的武氏宗亲率先对李旦、李哲这样的纯“李家”人下黑手,阴招、阳招、黑招统统往他们身上招呼,却被李旦、李哲阴差阳错地一一化解。整个过程惊心魂魄,也扣人心弦,但武三思、武承嗣等人修为不深,性格暴燥,能力不足等弱点也展现无疑。
可以说原本拥有的机会,被武三思等人白白错失,没有对李家后人一网打尽,也是武则天选择传位于儿子而不是侄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朝中重臣不含糊。
网络配图
武则天称帝后,朝中的重臣虽然都臣服于武则天,但他们却都反对武则天传位于武氏宗亲的举措。特别是武则天颇为器重的宰相就多次劝阻武则天在立储一事上,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引用他经典的话就是“文(太宗)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高宗)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熟亲?陛下立子,则于千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意思就是说,如果立侄子为继承人,还没听说过侄子为姑妈立庙的先例呢?
对此,武则天很是震憾。侄子毕竟隔着辈份了,毕竟不如儿子亲,一旦选择了侄子辈,她武氏江山是传承下去了,但命脉也彻底断了,自己的儿孙辈也必然难逃毒手,,还有一个问题,侄子上位后,会对自己这位姑姑怎么对待呢?
网络配图
朝中大臣也多半是这个意见,就在武则天陷入沉思时,连武则天最宠爱的“男闺密”、兄弟为了“前途”着想,也对她吹耳边风,极力鼓噪武则天立儿子为太子。
权衡利弊,经过慎重考虑后,武则天无奈地选择立儿子李旦为太子。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