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简短一句话把人怼死?看看三国的嘴炮
滚滚长江东逝水,纷纷扰扰说。
大概没有哪一本名著,能像《》那样,拥有一批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嘴炮党。随便翻开一章,不定谁的一句嘴炮,就能让你虎躯一震、哑然失笑、拍案叫绝。
那些口齿间的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与利益场上的阴谋阳谋、尔虞我诈,以及沙场上的短兵相接、,一样精彩绝伦、令人念念不忘。
一、三国嘴炮魅力多
三国时期,嘴炮技能受到全国推崇,上到王侯将相,下到,都开得一嘴好炮,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无疑是“外交家”们。
搞外交的人靠嘴吃饭的,必须要有本事只靠一张嘴,说得、、顽石点头。这里面最最顶尖的高手,当推诸葛大神,毕竟人家有“”的战绩摆在那里。不过其他使臣也各有出彩表现。
网络配图
派大臣出使东吴。早就听说伊籍喜欢抖机灵,于是打算挤兑挤兑他。伊籍到了吴国,拜见孙权,刚直起身来,孙权就说“侍奉无道之君,先生肯定很辛苦吧?”伊籍面不改色,淡淡地回应“一拜一起而已,谈不上辛苦。”四两拨千斤,成功转移炮口。
外交场合,、言辞得体是国家实力和风范的展现。一次,蜀国宴请吴国使臣张温,席间秦宓与之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天辩”。
张温问,天有头吗?秦宓答“ 《诗》云‘乃眷西顾。’头在西方。”
温又问,天有耳吗?宓答 “《诗》云‘,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温又问,天有足吗?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温又问,天吗?宓政治正确地答天子,天也姓刘。
温又没事找事地问,日生于东吗?宓机智地回应“虽生于东,而没于西。”张温败下阵来。
如果你认为耍嘴皮子只是文人的本事那就错了,战场上的毒舌特技令武将们。
面对武力值S级别的战神,喊他作“三奴”,直揭他多次拜认干爹又背信弃义的人生污点,成功打消了敌人的气焰。
不过,即便猛张飞也怼不过锦。
——张飞马超小儿,认得燕人否?
——马超我家世代公侯,怎会认得山野匹夫。
傲娇之气,甩你一脸。
三国的武将有个特点,骂起人来如短刀似匕首,话虽不多句句直击靶心揭人短处,骂刘备 “织席编屦之夫”、骂“山野村夫”是出身歧视;骂关平“疥癞小儿”是年龄歧视;骂刘备 “大耳贼”是相貌歧视;说“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讽刺的是刘家势单力孤,倒也形象生动。
不只文官武将,小孩子们雏凤清音也每每脍炙人口。话说那个会让梨的,10岁时跑去拜会极负盛名的河南太守李元礼,告诉门人自己是李的亲戚。他对李太守说,“从前我的祖先,和你家的祖先有师资之尊,咱俩是世交呀!”人们听了啧啧称奇。
可偏偏宾客陈韪不服,挑衅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观君小时,必然了了。”展示了年轻一辈嘴炮党的实力。
二、作用大
为什么三国人都喜欢狂加毒舌技能点呢?原因就在于三寸小舌头,能起大作用。
就是口才事关切切实实的好处。群雄并起、分裂割据的时代,机智善辩的人,能为一方势力争得巨大利益,比如诸葛亮就凭借不烂之舌促成了孙刘联盟的达成,就是成功典范。
外交无小事,一言一行间,都是国家利益。孙权归顺魏时,派赵咨赴许都拜见。曹丕问赵咨“朕欲伐吴,可乎?”赵咨答“大国有讨伐之兵,小国有御备之策。”
网络配图
丕问“吴畏魏乎?”咨毅然答道“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畏之有?”
赵咨不卑不亢、不辱使命,维护了吴国在势力联盟中的面子和地位。而赵咨目睹魏王的高压态度,预感到与魏的关系不可能长久,一回吴国就建议孙权走独立发展之路。
,口才用到战场上,也能够直接产生战斗力。这方面的先行者诸葛亮,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直气的当即掉了半管血,回去没多久就挂了。First Blood!
后来,他又在战场上大骂魏国大臣,占据道德高地,正义出发,荡气回肠,字字诛心,表示“我从未见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成全了的Double Kill。
其他将士,虽然没有诸葛亮这样“元气”满满的招式,却也都懂得用口技长自己的威风锐气。在《三国演义》里,每次战斗之前,对战双方往往都要叫阵骂仗,通过故意谩骂羞辱来激怒对方,诱使对方犯错,这是战术上的惯用手段。
今天流传下来的具备战斗力的语言艺术是檄文。在当时,为了制造声势,檄文一般在战斗前被作为传单广泛散发。三国时期最擅长写檄文的,莫过于陈琳。
陈琳最初在袁绍手下服务,前夜,陈琳写的檄文历数曹操罪状,极尽谩骂诋毁之能事,连曹操的祖父和亲爹都问候到了。
曹操素有头痛旧疾,读过此文,冷汗直流,大吼一句“好文采”,,头都不疼了。袁绍战败后,曹操还重用了陈琳,让他帮着继续骂人,显示出一代奸雄对于人才的气度与胸怀。
敌人来了有檄文,若是对自己人,则大量使用“鼓吹曲”鼓舞士气。鼓吹曲就是军歌,内容大多是鼓吹自己统帅英明神武,diss别国将领一钱不值。比如魏国《战荥阳》里唱到“阵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赖我武皇,万国宁。”
而实际上,荥阳之战曹操大败,出征时近万人只回来了几百人,曹操在撤退时被徐荣所伤,借了从弟曹洪的马才好不容易逃了一命。不过既然当时各国都这么厚脸皮的鼓吹,《战荥阳》也可以不必感到脸红。
除了运用于战场,谈吐捷对抖机灵也是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方式。制度在当时还没有诞生,朝廷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与征辟制,主要是以“名”取士。
这样一来,名望对于有政治抱负的读书人来说,就显得重要之极。当时汝南许劭兄弟甚至搞了个著名人物品评,每月初一发表,名为“月旦评”,在江湖中威望极高,地位相当于电视剧里的“”。可是如何提高自身名望呢?异于常人的行止、振聋发聩的言谈都是重要的加分项。
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就常常自比。他曾抱膝长吟,指着几个朋友石广元、等说你们当官的话,可以当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不说比说强,千言万语都已经蕴含在那邪魅狂狷的一笑中了。后来,就把这些言谈表现讲给刘备听,认为诸葛亮“其才不可量也”。可见,口才达人,不仅能在合适的时候发声,也能在最恰当的时候闭嘴。
与此,语言还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在那个既没有iPad,也没有手机的年代,成本低、参与度高的语言节目,是调剂枯燥生活的绝佳选择。
一次,孙权大会群臣,叫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了“”四个字。子瑜是的字,诸葛瑾生来脸长,孙权借此嘲笑他。诸葛瑾的儿子立刻起身,在“诸葛子瑜”后面续了“之驴”二字,举座欢笑,孙权还顺势把驴赐给了诸葛恪,于是宫廷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三、铁嘴是怎么炼成的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三国短短几十年,就涌现出这么多铜齿钢牙的嘴炮,与当时的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网络配图
分裂割据、政局动荡的时代,却往往也是各种思想交流碰撞,最为活跃的时期。时期,诸子,各个派别的思想家、哲学家纷纷奔走呼号,争相推出自己的学说。而三国两晋时期,儒术终于脱颖而出,被尊为国教。
如果说春秋战国百家理念不同,各自为政地摆出观点像是进行演讲比赛的话,魏晋名士们秉承共同的儒家理念,更像是在参加有了统一规则和标准的辩论。
例如,当时社会,最大的政治正确是“兴复汉室”。虽然“汉室”早已被打成一个烂摊子,但各个势力却都在奋力表现对汉的忠诚,争相表示自己才是汉的正统传人。曹家挟天子被“禅让”取得了皇位,随后刘备以皇家传人的身份继位。两家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吴国则掌握外交主导权,联刘联曹,左右逢源。
虽然都是假正统,讽刺的是,“到底谁最正统?”这个问题成为三国的争论焦点,也每每有大神拿这个做文章怼人。
吴国铁嘴郑泉出使益州,刘备问“吴王为什么不回复我写给他的信?是觉得我称王益州名不正言不顺吗?”郑泉说“曹操父子把自己凌驾于之上,终有一天要篡夺皇位。殿下贵为皇族,有责任保卫汉室。现在殿下不是亲自拿起武器讨伐曹操,而是急于自封为王,不符合天下人对殿下的期望。所以我的主公没有回信。”把刘备搞得十分羞愧。
另一方面,儒术虽然被独尊,但还未能达到独霸思想界的地位。当时儒家经典已全部被焚烧殆尽,只好召集国内儒者凭借记忆重新记录成书,再加上后来在孔子故居夹墙里发现的秦以前的文本,分为“今文”与“古文”,由各个学派不断研究争论,后经郑玄传承发展,学科体系还比较稚嫩。
后汉末年,连年的战乱使汉帝国权威受到动摇,儒教的国教地位受到冲击,许多人的注意力又重新转向诸子百家多种多样的世界。就这样,融合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哲学思辨的“玄学”流行起来了。一时间,就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清谈”蔚然成风。
“清谈”所讨论的,都是一些“有趣而无用”的跳脱现实的问题,像是“圣人有没有喜怒哀乐”“有兄弟好不好”之类。对谈时不仅要求论点高明,还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特别是那些能让对方理屈词穷的一发击中的反论。
网络配图
有一次,刘惔到王蒙家“清谈”,刘走后,王蒙的儿子问其父“你和刘惔谁胜了?”王蒙说“韵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韵音令辞是语言优美动听,“往辄破的”是说理论上一发即中。可见,怼死人的铁嘴功在当时有极为成熟的技术支撑。
更何况,当时社会风气尊崇名士,谈吐粗鲁、不懂得念书修习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一天张飞拜访名士,可是刘巴一句话都不跟张飞将,张飞很生气。诸葛亮听说了这件事就劝刘巴道张飞虽是个武人,但很敬慕足下,你就就屈就一下跟他说几句话能如何呢?刘巴却回答我跟他一介武夫有什么好说的?坚决不搭理张飞。可见当时铁嘴功的鄙视链有文化的鄙视没文化的。
而吴国的名将,就知道发奋读书。后来发现吕蒙进步神速、谈吐不凡,大为吃惊,拍着吕蒙的肩膀赞赏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吕蒙挺起胸膛,骄傲地回答“士别三日,即更!”勤奋使人进步,多读书、多练习,你也能成长为内外兼修、巧舌如簧的铁嘴。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