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寻访庄子墓 重修庄子墓时所立墓碑一通
考古学 2017-04-25 16:45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蒙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其故里在今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
庄子一生很穷,曾做过漆园吏这样的小官,但不久就归隐了。楚威王曾聘他作相,被他拒绝了。一生贫穷的庄子,思想是丰富的。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二篇,有十多万字。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继承和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间本质上无差别。悲于现实生活之痛苦,人世纷争的无聊,主张通过坐忘,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认识论上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认为道之真际无法通过语言把握。
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这里包含有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合理因素,也有乐天安命的宿命论在内。在认识论上,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
庄子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融合儒、道,“祖述老庄”,《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为“三玄”。东晋南北朝盛行的佛教般若学中渗入儒、道思想,很多名儒研究庄子的思想。《庄子》中“得道成仙”的思想为道教所利用。唐天宝元年(727年),信奉道教的唐玄宗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奉为道教的经典之一。宋明理学以儒为主,融合道、释。玄学、佛教、道教以及宋明理学等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庄子思想的内容。
在政治上,庄子取批判的虚无主义态度。他嘲笑当政的各级官吏,甚至于三皇五帝也不能逃脱。他用寓言的形式驳斥儒家和墨家的学说,即便是当世的那些学识渊博的人,也免不了要受他的攻击。他的言词飘渺无边,随意而发,统治者很难利用他的学说来治理国家。
《庄子》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要阐述的虽然是玄虚的天道,由于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在文学上影响很大,其后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他的影响。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在艺术上,或赞叹,或效仿,或从中取材化为己意。从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庄子思想和庄子文学风格的影响。
今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有一古巷,人称庄子胡同,为庄子故居处。庄子胡同东南隅,有一古井,曰庄子井,传为庄子生活、炼丹汲水处。青莲寺村南五公里,老颜集乡唐庄村东,有庄子墓,墓前立有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庄子墓时所立墓碑一通。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