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晚上都在做什么?其实他们夜生活很丰富

考古学 2022-06-21 07:41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从人类还处于古人类时,夜生活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尽管那时候物质匮乏,但相比现在大部分人被窝玩手机的夜生活,在没有网甚至没有电的时代,夜生活绝对要更精彩。古时候是没有电的,那天黑以后古人都在干嘛呢?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的一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太阳一落山整个世界就黑暗了,尽管有蜡烛和油灯,一来微弱的光亮不起多大作用,二来烧烛费蜡,点灯费油,天天如此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活开支,所以古时人们尤其是穷人家就在白天干活,尽量把活都干完了,到晚上就不用点灯耗油了。即便是当时的手工作坊,也尽量在白天赶完工作,少加夜班。

  睡不着,那怎么办呢?喝酒、下棋、发呆、会友、赏月等等这些事,也是可以做一做的。美酒历来为人所喜,夜晚小酌或畅饮,都是美事一桩。或者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下下棋,谈谈话,又或者是一个人独思发呆想事情,也是古人们常有的状态。

网络配图

  读书

  古人爱读书,晚间尤盛。虽然照明设施和今天相比,相差甚远。但正,更能显出古代文人挑灯夜读的流行与普遍。有诗为证“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 灯夜读书。()” “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 “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杨万里)”……。这不仅因为古代没电视,没手机,没网络,可消遣的东西实在不多。一个重要原因是,今日读书不成尚可下海 经商,而在古代,“士农工商”的观念深入人心,只有读书才是,光宗耀祖的唯一正途。

网络配图

  喝酒

  对国人来说,酒是聚会的必备。高兴喝酒,不高兴也喝酒。古人喝酒,喜欢露天喝,在四面透风的亭子里喝,在河边喝。送别的时候喝,相聚的时候也喝。武 二郎一高兴,喝完酒上山打虎,在痛快了就醉打蒋门神。智深哥哥更牛掰,喝醉了拳打镇关西。

  会基友

  古人晚上聚会,大多是好基友聚在一起,喝酒、猜谜、下棋等。古人最擅长搞基,伯牙和这对基友,一起听曲弹琴,引出了高山流水的佳话。更是多情,晚上大老远去会汪伦,还赤裸裸地写下了“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网络配图

  听小曲

  喜欢音乐,听歌、看舞是古人的家常便饭。晚上乘船,路遇琵琶女,听小曲听出知音之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琵琶行》。在扬州一梦十年,晚上 二十四桥赏月,听小姑娘吹箫,还写下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一代才子听曲写词,结果名气太大,连都知道了,柳永考取功名后,皇 帝直接让他去填词写曲。这也可谓因福得祸。

  逛青楼

  至于这个,就太多了。大,文武百官下了朝就去逛青楼,都成家常便饭啦。古代的文人,不但去逛青楼,还能和青楼的姑娘们成为很要好的小伙伴。柳永去世的时候,没钱买棺材,还是青楼的小伙伴凑钱葬了他。真是无青楼,不疯魔啊。

  写诗

  无论是读书、喝酒、会基友,听曲、闺愁逛青楼,抑或捣衣裳,甚至是打飞机。不得不说,这所有事情,发生在古人身上,最终都深深地烙印了一份诗意在其中。写诗,无疑是古人夜晚最有意义的夜生活,没有之一。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