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们怎么认亲?这方法竟祸害了几千年
记得,几年前看电视连续剧《传奇》的时候,曾被其中一段“滴血认亲”的故事吸引住了。这个故事说的是赢政成为秦国大王以后,加封吕不韦为秦国丞相,可是一些旧臣不服,便攻击说吕不韦和赢政的生母有染,才生下的赢政。为了平息流言,便采用了“滴血认亲”的办法进行鉴别。结果吕不韦和赢政的血并不相融,于是流言便,悄然平息了。
难道“滴血认亲”真的如此神奇,如此管用?
网络配图
香港电视剧《法医》和大陆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其中也有“滴血认亲”的方法奇妙的运用。在《大宋提刑官》的李府连环案的剧情中,宋提刑运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并使和魁认罪伏法。看来,“滴血认亲”果然如此神奇,如此管用!连古代的司法程序都使用这个方法。其实,这种神奇、管用的“滴血认亲”法只不过是忽悠人们伦理亲情的千年谎言!
说到底,所谓“滴血认亲”,就是说孩子的血跟父母的血如能够溶在一块,便是父母亲生的,否则便不是。电视剧《宋慈》和《大宋提刑官》中“滴血认亲”的故事,就是根据中国的法医著作里面这种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的记载改编的。而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其实,在用这种方法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网络配图
纵观中国历史,“亲子鉴定”古来有之。早在时期,“滴血认亲”就已经成为“亲子鉴定”的最常见方式,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后来这种“滴血认亲”的方式又分成两派,一个是滴骨派,就是把血滴在骨头上,渗透进去就是亲人;一个是合血派,就是两个人的血都取一滴滴进碗中水里,融合的就是亲人。否则就不是。
南朝史书《南史》记载了一个滴骨认亲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萧综是南朝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才貌双全而被梁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他非梁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由此可见,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现在已无法考证,足见“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
网络配图
这样的情节不仅在宋代的法学著作《洗冤录》里有许多记载,而且在更早的三国时期的谢承《会稽先贤传》中也有这样故事陈业的哥哥渡海殒命,同船死了五六十人,尸身消烂不可辨,陈业仰天泣曰,“吾闻亲者血气相通”,于是滴骨认亲,血滴在骨头上立即沁入。其他家属也效法认亲,都找到了自以为是的亲人。于是广场之上人人恸哭,悲声震天。这个故事看起来荒唐可笑,,在当时人们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缺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认为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
,这种“滴血认亲”方法在人们伦理亲情关系上竟然一忽悠就忽悠了一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了白细胞血型亲子鉴定和八十年代的DNA亲子鉴定技术,也就是基因技术等现代科学的“认亲”方法后,这种古老的“滴血认亲”方法才被人们所抛弃,只有在戏剧、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中以供人们欣赏了。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