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为何屡次“高考”落榜 竟只因考场黑暗
的人生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方面,他在道路上却,落魄一生。他除19岁那年考中秀才外,其后数十年间又参加了十几次相当于高考的乡试,皆名落孙山,无缘仕途。他痛定思痛,晚年写下长诗《历下吟》,将考试中的辛酸屈辱、录取中的种种弊端以及考官的骄横贪腐等,一股脑暴露出来……
网络配图
《历下吟》写于四十七年(1708),那年蒲松龄69岁。诗中,他揭露了监考官的凶残和考生遭受的凌辱考生们辛辛苦苦地来到省城济南应考,一开始就遭到监考官的打骂。考前点名时,那些监考官像堵墙一样站在考场门前。他们飞扬跋扈,凶残异常,稍不如意就鞭打考生。考生轻者被打断帽带,重者被打伤。如果点名时答应迟了,就会被赶出场外。
不仅如此,规定的考试时间也异常苛刻那颇有来头的学正(教育局长)趾高气扬,武断专横,晚上刚发出通知,就要求考生第二天早晨赶到考场,迟到者就被取消考试资格。考生考完后,仍不准回家,要留在济南等待发榜。
网络配图
羁留在济南快两个月了,仍然没有发榜。这时大家带的钱都花光了,只好卖掉口粮维持生计。即使如此,也不准擅自离开,否则就要遭到严厉惩处。
考生的境况如此,录取情况又如何呢?每当蒲松龄名落孙山,地回到家乡淄川,就会听到乡亲们议论纷纷有人行贿打通了门子,考官便营私舞弊,把原定录取的人一笔勾销,把原来赏识的文章视若寇仇,再从已被废弃的试卷中抽出“照顾者”的卷子,作为录取对象。他们如此颠倒黑白,委实世所罕见。蒲松龄实在想不通,一个贤良的读书人有何罪,受此沉重打击?
,蒲松龄“高考”不中,也有主观原因,他有时太过自信。如他48岁那年参加乡试时,一拿到考题他就感到太容易,于是思如泉涌,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但写完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越幅”了。所谓“越幅”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
网络配图
因为科举考试对文字形式要求非常严格,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要写完第一页再写第二页。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就连着把第二页也翻了过去,直接写到了第三页上,这就犯了“越幅”之规,不仅要取消录取资格,还得张榜公布。
蒲松龄科场失败,文学上成功,这之间并非没有联系。正因他在仕途上碰得,才转而发奋图强,潜心创作,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不朽巨著。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