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已有“涂改液”:竟然用“雌黄”修改错
考古学 2022-06-21 07:3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信口雌黄”和“”中的“雌黄”,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修正液”,在古时用以修改书写中的错别字。“雌黄”与“修正液”所含成分虽然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完全一样的。
网络配图
雌黄,又叫鸡冠石,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是一种橙黄色微透明的矿物质,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有珍珠光泽,可用作绘画颜料或者褪色剂。雌黄的颜色和褪色作用,让古人很自然地把它用到了修改错别字上。
我们知道,古时写字的纸为了防止虫蛀,多用黄檗(黄柏)染成,所以这种纸就略带黄色,所谓“青灯黄卷,面壁苦读”指的就是这种纸。现代人写错了字,大多用修正液进行修改,古人写错了字,就用颜色与黄纸接近的雌黄先涂掉,然后重新书写。宋人范正敏的《遁斋闲览》上就说“有字误,以雌黄灭之,为其与纸色相类,故可否人文章,谓之‘雌黄’。”
网络配图
,用雌黄涂错别字,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颜色与黄色书纸相近,关键还是在于它的作用——“一漫即灭,仍久而不脱”。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在“染潢及治书法”后,就有“雌黄治书法”一说;著名的《家训》中也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对雌黄的纠错功能亦有记录。
网络配图
正是雌黄有更改错别字的作用,延伸其义,人们就把曲解古书、妄加评论、随口乱说的行为称为“信口雌黄”了。《颜氏家训》中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孙盛《晋阳秋》“,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对言论有不妥之处,随口加以更改,像用雌黄改错别字一样容易,这便是“口中雌黄”的喻意。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