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杨贵妃两次被撵出宫有何隐情?
杨玉环原是最宠爱儿子寿王的媳妇,要把她变成自己的枕边人,还真是费了一番心思。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心,不要说是帝王家的女人,就是天上的嫦娥也要想法子给调教一番。唐明皇最终和杨玉环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在他们恩爱生活的漫长时间里,杨贵妃两次被撵出宫去,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隐情?
天宝五载七月,杨贵妃第一次被赶出宫。《卷五十一》记载“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銛宅”。
其中写得比较简单,就“微谴”二字表示原因,至于具体原因,史书恕不奉告。
网络配图
《新唐书》写得更详细些它日,妃以谴还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欲验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帐、司农酒饩百馀车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赐。力士知帝旨,是夕,请召妃还,下钥安兴坊门驰入。妃见帝,伏地谢,帝释然,抚尉良渥。
送是送出去了,唐明皇没她不行,没了杨贵妃在旁,他无法安静地生活。而他身边的高力士是个人才,他知道一切症结,于是充当了一回和事佬,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从此二人感情更甚从前。至于闹矛盾的原因还是没写。
《》里也没有多加记载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这几部正史都没有正面地详细说明这件事的发生过程,都说是杨贵妃犯错误了。
真正的错误是什么呢?这个估计还是跟玄宗的另一些宠妃有关系。有人说是,但于史不合,更多的应该是某些人,而不是某个人,而且这些人还都是“花鸟使”给送进宫来的各地年轻美女。唐明皇大才子处处留情很正常,谁让他是呢?杨贵妃管得宽,于是,一怒之下,唐明皇就把她送出宫去反省反省,让她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劲过了就算了,再接回来就是,杨贵妃挺懂事,安分了一段时间。
不过,仅是一段时间而已。天宝九年,杨贵妃又一次犯错误被遣送回了娘家。
网络配图
怎么回事?《杨太真外传》记载说与宁王李宪有关,其实就是扯,宁王早死了八年,怎么可能背这黑锅?至于说杨贵妃吃姐姐的醋,那也不是。天宝年间,她们姐妹关系还不错,没必要抢东西吃。而且经过第一次出宫事件,杨贵妃显然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但为什么还是“忤旨”?
这次杨贵妃被撵可能是玄宗给杨家的一个下马威。因为杨贵妃的得宠,杨家也跟着显赫起来。杨家人越界的太多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把皇家放在眼里。
《新唐书》中记载“出入宫掖,恩宠声焰震天下。每命妇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建平、信成二公主以与妃家忤,至追内封物,驸马都尉独孤明失官。”
皇上的亲妹妹在三位夫人面前只能让座而不敢就坐;的女儿信成公主因为和杨家人有矛盾,竟沦落到追回内府封赠东西,如再不处理,恐怕整个江山都成了杨家的了。玄宗表面上不发作,但其实生气了,杨家要是没有贵妃会怎么样呢?于是,就再把杨贵妃撵回去。
玄宗杀鸡给猴看,要灭灭杨家的威风。这一招果真很灵,杨家人慌了神,可又不好出面求情,杨贵妃更是终日以泪洗面。因为,这一次唐玄宗并没有急着把贵妃接回去,而且送走之后就再没有了消息。如果再冷一段时间,估计历史就会改写了,玄宗扛不住了。
网络配图
在吉温的游说下。唐玄宗立刻派人看望贵妃,还将自己的御膳分了一半给她。杨贵妃见皇帝派人来看她了,感动地,马上伏地认错,还剪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献给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贵妃的青丝,派高力士将杨贵妃接回了宫。
如果说第一次出宫是真的有所反省的话,那么第二次出宫,让杨贵妃意识到皇帝不能没有她,既然如此,那就放开……于是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娘家人的作威作福也不管了,反正皇帝会原谅,皇帝不理朝政也不管了,反正自己幸福就可以了,至于天下百姓的死活,有什么关系,国家大得很,富得很,只管狂欢,只管享乐,最终警报一声响,大唐梦碎,马嵬魂断。
她的确没有野心,没有贪欲,她的自私也终让她自取灭亡。如果说她开始也是迫不得已的话,那么多年后的她究竟做了什么?大唐两个字,说起来是满满的心酸。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