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两位最糊涂丞相结局为何迵异

考古学 2022-06-21 07:3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最扎眼的人物,除了就是宰相。宰相是百官的头,也是百官的靶子,权大责重,上得伺候老板(皇帝),下需应付政务,有点差池,上下不讨好。在历史,只有一手遮天打算的宰相,和一手遮天不打算篡位的宰相,才有真正的舒坦日子过,,这样的情形实在太少,所以,宰相们,都比较操心,越是勇于任事者,就越操心。

  不操心的宰相也有,多半都出在皇帝过于积极,自己出头做宰相事的时候,不过这个时候不操心的宰相要时刻准备着,一旦皇帝把事办砸了,出来当。在历史上,既不操心,也不担心做替罪羊的宰相,好像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汉初年的,一个是东晋初年的王导,他们不仅不操心,而且难得糊涂,以糊涂相标榜。

网络配图

  曹参是仅次于的亲信班子成员,萧何死后,他马上让从人为他收拾行李,说是就要让他做丞相了,果然,相国的大帽子,落在了他的头上。可是做了丞相之后,曹参却终日饮酒,醉时多,醒时少,百事不兴,属员有过,能遮便遮,有人看不惯,想过来提意见,一并拉去喝酒,喝到大家物我两忘,意见也就没了。连皇帝都看不过去,转弯抹角表示了不满,也让老先生用一套萧规曹随的鬼话蒙将过去,每日依旧沉在醉乡里。

  王导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功臣,能从王爷变成皇帝,多半亏了王导,登基的时候,皇帝要拉王导一起坐床的(那时候还没有椅子)。此老也是著名的糊涂,人家骂他“聩聩”,自己也很以聩聩自得。酒量如何不知,但下面的官员,胡作非为,肯定没事。有次装模作样地派出人员出去考察,回来后大家纷纷说下面官员的不好,只有一个人一言不发,等大家说完了,他说,做宰相的,理应网漏吞舟,何必管官员的好坏。王导居然夸这个人说的好,深合其意,害得大家都觉得自己不仅无趣,而且见鬼。

  不过,两个宰相的聩聩,结果却不一样,曹参得到的是好评,老百姓编出歌谣来夸,结出了的果。而王导,不仅老百姓没夸,而且官员也未必念他的好,东晋政治混乱,国势微弱,中原涂炭,恢复无望,当时人骂他聩聩,后来人依旧骂他聩聩。

  曹参的时代,承秦末大乱,人口减半,六国贵族豪强已经被秦剪灭殆尽,社会组织也被破坏殆尽,社会只有按自然规律,慢慢恢复元气,国家才有指望。

网络配图

  这时对社会恢复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个,就是来自政府的权力,因为这个时候,只有政府是有社会唯一有组织而且有强力的势力,而且这个势力,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抗衡,作为政府官吏,恰恰有自身的强烈冲动,出来,为公也罢,为私也罢,一时间难说清楚,从长远看,做就比不做更不好。

  显然,此时的最高行政长官,能够做到最好事情,就是什么都不做,尽量抑制官吏的冲动,这一点,曹参做的很好,,当时的老板配合得也好,皇帝身子弱,没主意,又好色,不当家,当家的,只关心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地位,别的都马马虎虎可以将就。

  汉初尊崇黄老,有案可稽的记录,自曹参始,据说是胶西的主意。曹参做丞相前,请教了本地的儒生,结果言人人殊,没有一个人说的合他的意,只有盖公的,才真正打动了他,,也只有这个主意,才真合乎时代的需要,后来很得史家称道的文景之治,恰是曹参开的头。事实证明,合乎时代需要的作为,最难的恰是不作为,因为古今中外的政府官吏,别的好说,让他们尽量少作为,不生事,的确太难了。

  王导之世,门阀豪族势力已成,而且断送了西晋江山,社会对新王朝的呼唤,是抑制门阀豪强,奖拔草莱,恢复中原,改变政府由门阀势族垄断的局面,,王导却一面模棱两可,在南渡的中原门阀和江南豪族之间搞平衡,一面放纵门阀豪族把持政权。

网络配图

  胡作非为,从而换取他们的支持,等于是说,王导处在一个本该抑制政府官吏的时候,恰恰不抑制,反而更加放纵。仅仅由于进入中原的各个游牧民族之间的争斗,以及中原汉人对本族王朝的依恋,才使得偏安的小朝廷得以苟延。这样的丞相,这样的聩聩,没法得分。

  对于政府而言,无为是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民间社会可以自然地生长,实现自己的均衡发展,,只有在抑制了官吏的权力冲动的情况下,无为才有可能。摘编自《中华遗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