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苏不懂梁帝下的棋:南北朝意识形态之争
公元529年,一个身着龙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侍卫的簇拥下走进了宏伟庄严的寺庙。寺庙中,慈云法雨、佛火经声,万千比丘同声诵佛。老人脱下龙袍,换上僧衣,舍身佛门,开坛讲经。这一天,他讲的是《涅槃经》。
网络配图
这个老人名叫,是时期南梁的开国,史称。这是萧衍第二次舍身佛门,不做皇帝偏要做和尚了。萧衍在位时间四十八年,去世时八十六岁高龄,是历史上仅次于的第二长寿皇帝。,在他晚年的二十年间四次舍身佛门,直让南梁朝廷一次次筹捐巨资,敬告“三宝”,才得以将他赎回。
作为一个帝王,萧衍对的推崇以及个人对佛法的痴迷,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绝非常情。很多人把他晚年的“之乱”以及南梁的最终覆亡都归咎于他痴迷佛教的昏聩行为。,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真的只是个人信仰,就没有丝毫社会政治上的考量吗?
自西晋王朝崩溃,中国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大混战,南方东晋王朝相对稳定。到420年,东晋权臣从司马家族手中夺过权力,建立宋开始,南朝便陷入朝代的不断轮替之中。而北方鲜卑人建立起的北魏政权在439年统一北方后,北朝则出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好势头。
当萧衍建立南梁,南朝的江山已三易其主,北魏政权却稳定地延续了近百年。而且,随着将首都从平城迁至洛阳,并实施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政权进入全盛时期。
孝文帝继任者宣武帝征发五万人力修建国都洛阳。《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的繁华北魏强大,声威直达葱岭以西甚至大秦(东罗马帝国),百国千城,无不追随,胡人的商队络绎不绝,洛阳城中满是仰慕北魏风土而到此定居之人。萧衍建立南梁后也力推改革,设置五经博士、学馆,奖励学术。所以,南梁时期的文化非常繁荣,《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等文学著作大致都成书于此时,社会上层形成讲究技巧、辞藻华丽的“宫体诗”创作风格。
网络配图
,论及国力,南梁却远不及北魏。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南朝早已不是东晋时代。东晋之时,虽然武力不及北方,却,仍以正统中原王朝自居。此时的萧衍只能眼睁睁看着北魏成为在政治、文化、宗教上都比自己更具主导权和影响力的文明的中心。
萧衍第一次舍身佛门是527年,此前,北魏政权出现危机,爆发北镇之乱,叛乱波及全国。第二次舍身佛门是529年,就在前一年,北魏胡毒杀孝明帝,攻克洛阳,北魏政权行将崩溃。
对梁武帝萧衍来说,北魏政权,正是自己借崇佛聚敛人心,让南朝取代北朝,再度成为正统华夏文言人的高明政治手段。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魏晋的发展,南北朝时已极为兴盛,信者甚众。在大分裂、大动荡时代,现实社会极其苦难,民众只能在宗教虚构的来世佛国花园中寻求慰藉和解脱。为收揽人心,无论南朝还是北朝的统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
北魏一任道武帝曾征召高僧在当时的国都平城兴建佛寺;文成帝时开始建造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宏伟壮丽的云岗石窟;洛阳后,洛阳更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他在伊阙开凿古阳洞,后形成今天的;胡太后摄政期间,依照皇宫体例建造永宁寺,并修筑了百余米高的永宁寺塔……
网络配图
推崇佛教,对南北朝的统治者而言,无异于一场意识形态争夺战。谁赢得了这场战争,谁就更具备权力合法性,更能聚敛人心,从而更可能主导实现南北统一。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萧衍的四次舍身行为,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历史却用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北魏和南梁,无论谁打赢了这场意识形态战争,他们都输掉了一个更大的意识形态战场——民心。
北魏没能解决好北镇镇守边关的府户的利益诉求,导致全国叛乱,更兼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政权就此崩溃瓦解。萧衍自己做了“大慈悲皇帝”,却在政治上放纵腐败,经济上忽略民生疾苦,最终酿成“侯景之乱”,自己活活饿死台城。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