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诗人在酒桌上有多失态?
众多诗人中,有两个“三农诗人”,都以关注农民疾苦而闻名。一个是晚唐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咏田家》“二月卖新丝,。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以其深沉哀痛的笔触,对于晚唐农民的痛苦生活寄予深刻同情。另一个诗人则比聂夷中的名气大得多,可谓妇孺皆知。
他就是晚唐诗人李绅。他的代表作《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首诗一直被誉为古代农民题材诗歌的代表作而传诵千古,一度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李绅的大名也随之天下皆知。
不过,两人虽然都是“三农诗人”,出身境遇却天差地远。聂夷中是出身贫苦农民之家的子弟,自幼“奋身草泽,备尝酸楚,知稼穑之艰难”。成年后仕途发展也极为不顺,三十四岁才考中,但因为没有关系无钱打点,竟然在长安“待业”十余年,穷困潦倒。直到将近五十岁才谋得华阴县尉的微末职务,不久郁郁而终。
而李绅的一生经历与聂夷中正好相反,可以用“春风得意、富贵荣华”来形容。李绅出身官宦世家,高祖李敬玄,深受宠信,担任过中书令,祖父、父亲都是唐朝的州县官。《》记载,李绅“形状眇小而精悍,能为歌诗”,才思敏捷,年轻时就以诗才闻名一时,《悯农》诗就是他年轻时的作品。
元和元年,李绅高中进士,踏上仕途。李绅为人极善于钻营,是个关系学专家,他结交当朝权相、李德裕,成为他们的心腹干将。李绅在朝中有了靠山,仕途也进入“快速通道”,历任御史大夫、兵部侍郎、户部侍郎等职。李绅又先后获得、的青睐,从此更上一层楼,开成元年担任宣武军节度使,此后调任淮南节度使。
开成五年,李绅达到人生巅峰,入阁拜相,被任命为司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成为大唐宰相。别看李绅的《悯农》诗写得声情并茂,俨然一个关心民生疾苦、心忧天下的清官形象。但在现实中,李绅的真实形象却与此大相径庭。他在酒桌上的丑态,被另一个诗人的一首诗记录下来,让他形象崩塌。
《本事诗》记载,会昌元年前后,刘禹锡调任苏州,担任苏州刺史、集贤学士。大司空李绅来到苏州小住。李绅有一次举办宴席,宴请了一批当时名士和官吏作陪,刘禹锡也在其中。当时的唐朝已经到了残灯末庙,外忧内患,民不聊生。但位居三公的大司空李绅却行若无事,席间珍馐罗列,海陆杂陈,不绝于耳,极尽奢华之能事。
李绅仍然觉得不过瘾,招来几个美貌的歌姬作陪,在席间轻歌曼舞。李绅醉意醺醺,不顾自己的身份与歌姬们调笑戏谑,。刘禹锡眼看这一幕荒唐景象,不由心中。
他回去后提笔写下了一首名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一句还有一个版本“断尽苏州刺史肠”,与此大同小异。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李绅等醉生梦死、耽于享乐的极大愤慨和谴责之意。这首诗流传后世,其中的“司空见惯”更是成为尽人皆知的,揭穿了李绅的丑恶灵魂,让他形象崩塌。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