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国一开始不是投靠陈国的吗?为什么最后又投靠楚国
顿国,,西周初封子爵国,据考证,其始封地在今河南商水县境内,与陈、项、沈等国为邻。商水县地处淮水中上游段,是前朝殷商之地,周建立后,为了监管殷商旧民,武王分封了许多姬姓子爵国,集中在淮水流域,包括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等。春秋中期顿国由于陈国所迫,向南迁徙,至今河南项城南顿镇,历史上称为南顿。
“顿”字由来,“顿”字由“屯”和“页”组成,“屯”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粒嫩芽,下有根须,上面一横表示大地,故“屯”的造字本义就是从地面上冒出一粒幼芽,所以《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卦便是以“屯”命名,表示事物的起始阶段。而“页”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个人跪着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义“页,头也。”“屯”和“页”联起来就是屈膝跪地,将头低下去。即“顿首”,古代“顿首”是一种高级礼仪,无论在祭祀或接待上司等高级场合都是必须的,《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很有可能,顿国的“顿”字就是而来。
西周时期,周王室威望尚高,各地诸侯还能相互并存,顿国当时依附比其强盛的姒国,两国关系还不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商水县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原仲簠”,其铭文记载“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家母媵簠(fǔ)。用祈眉寿,,永寿之。”从铭文可以看出,陈国大夫原仲将女儿仲妫嫁往顿国,“原仲簠”是作为陪嫁物随往顿国的,是陈顿政治联姻的一个佐证。
那为何后来陈顿两国会反目?这就要关系到当时复杂的列国格局了。春秋初期,在雄主的治理下逐渐强盛。当时陈国的地缘位置被南北两大强国夹持着,北为郑国,南为楚国,陈国只好怀柔身边一系列小国来巩固自己的实力,顿国大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陈国联姻的。,随着南边楚国北上图霸的日益逼迫,淮上一纵小国惶惶不安,为保自安,只得见风使舵,纷纷开始倒向楚国,顿国也没有坚持住,弃陈国而去,投靠了楚大哥。陈国大怒,发兵攻打顿国,顿国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被迫开始南迁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说得是,公元前637年秋季,楚国令尹成得臣帅师讨伐陈国,理由是陈国倾向于宋国,得了陈国的焦(见焦国篇)、夷之地,在顿地筑城后回国。《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说得是,公元前635年,楚国包围陈国,然后将顿国国君顿子护送到新邑,使顿国复国。不过这个时候的顿国已经不在原址上,据上述“(楚人)城顿而还”来看,顿国原来的都城成了楚地了。很显然,顿国背叛陈国,陈国讨伐顿国,顿国被迫南迁,后来楚国借此出面干预攻打陈国,将顿国故地据为己有,然后安排逃亡到楚国的顿子南迁另建顿国。
据清代《春秋大事年表》记载“顿子迫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南迁后的顿国到了项城县(今项城市)境内。南顿国实际上是楚国扶立的,之后南顿国事事唯楚大哥马首是瞻,春秋后期,顿国经常跟着楚大哥,只要楚国跟他国发生战争,小顿的身影必会出现。《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说得是公元前568年,楚国教唆顿国占空子去打陈国,陈军包围了顿国。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说得是公元前538年,楚国率领一班淮上小国讨伐,其中就包括顿国。顿国本就弱小,再经连经兵乱折腾,可怜的小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到了《左传·定公十四年》“顿子牂(zāng)欲事晋,背楚而绝。二月,楚灭顿。”公元前496年,顿国国君牂想要事奉晋国,背叛楚国以及断绝与陈国的友好,二月,楚国灭亡顿国,国土划入楚国版图。
顿国亡国后,国人以国名为氏,但顿姓人极为少见。
考古中国
- 南派三叔为什么知道三星堆 南派三叔为什么知道
- 中国考古界十大凶墓 考古界十大凶墓纪录片
- 考古界十大凶墓纪录片 考古界十大凶墓有哪些
- 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 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是
- 千年古墓走出一活女尸 千年古墓走出一活女尸是
- 中国十大考古学家 中国十大考古学家是谁
- 中国十大考古排名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
- 为什么说三星堆很神秘 三星堆为什么会神秘消失
-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视频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排行
- 新疆考古十大发现 新疆考古十大发现是什么
- 三星堆发现一条蛇 三星堆不敢挖是怎么回事
- 中国古代十大考古文化遗址 中国古代十大考古文
-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纪录片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纪录
- 考古的人员下场都不好 为什么考古人员都短命
- 千年女尸产下14斤女婴 千年女尸腹中婴儿还活着
- 七个已经灭绝的人种 七个已经灭绝的人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