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政权为什么会逃不过二世而亡的历史规律?
宋军伐蜀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成都,得知剑门天险失守的消息,惊的脸色煞白,手足无措。急忙向左右问计。
有一老将建议“宋军远至,已是强弩之末,其势必不能久。为今只有聚兵坚守,静观其变。”
这老将军戎马一生、老成持重,坚壁清野、打持久战的建议符合实际。
孟昶听了却大摇其头叹息我们父子两代人恩养川蜀人民四十年,现在祸在眉睫,却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我分忧。就算是闭关自守,又有哪个人愿意舍生忘死的抵御强敌呢?
宰相李昊在一边听孟昶已有敛手听命的意思,于是上前建言为今之计不如立即遣使请降,封府库以待宋军。做赵宋顺民,仍会不失富贵。蜀地君王出降的多了,陛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一个。
李昊说这番话,自有他的道理。所立政权,是在四十年前被庄宗派军平灭。李昊做为事件的亲历者,不但躬逢其盛,而且是前蜀降表的撰稿人。
听了老宰相的建议,孟昶茅塞顿开——这到不失为长葆富贵的一个办法!俯首称臣,‘安乐公’、‘归命侯’总是有的做的。
孟昶转忧为喜,催促李昊立即草表。
虽然时隔四十年,却因有章可循,李昊仍是文思不减当年,,片刻间降表草就。文中把蜀主孟昶惶恐、乞怜、恭顺的心态描叙的淋漓尽现。
孟昶看过来一看,竟然无法增减一字。苦笑之余,只有用玺。降表毕竟不是表扬信,不写的可怜巴巴,如何会收到奇效?到了晚间,消息已传的尽人皆知,有好事者趁夜色在李昊府门大书“世修降表李家”六个大字,第二天看到的人。
李昊自称是著名诗人的后人。这位李绅在世人耳中大名鼎鼎,其《悯农》诗,到现在仍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个婴幼儿在牙牙学语之后,都能用稚嫩的声音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句子。
李绅的情怀让人起敬,而李昊一生中也有闪光点。他修与不修降表,与前蜀这样的割据政权都逃不过覆亡的命运。
李昊在孟昶一朝兼职修国史,修成实录四十卷。孟昶想要拿来看,被李昊断然拒绝“自古帝王不阅史,臣不敢奉诏!”
李昊此举颇有些“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的铮铮史家风骨。那些只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文痞给他提鞋也不配,更没有资格嘲笑他了。
宋军进至升仙桥,蜀主孟昶“、系颈”出降,具体章程李昊宰相大人自然会悉心指点。
从宋军汴梁出征,至孟昶出降,共计六十六日。宋人收得蜀地地土计有——州四十六、县二百四十、户五十三万四百二十九。
凡蜀地割据政权,难逃二世而亡的历史宿命。
是以知治国在德不在险!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