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耳兵为什么又叫白毦兵 最终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说,道三国,不足百年的三国史,只是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圈涟漪,但一千多年来,无数关于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却在不断地被评说和演绎。
这段动荡的岁月,一面是风云际会,群雄逐鹿;另一面却是生灵涂炭,尸骨遍野。可以说战争贯穿了整个三国史,有战争就离不开军队,说三国,就不得不提那些威震天下的精锐之师。手下高顺的陷阵营;徐州军阀的丹阳兵;的白马义从;的虎豹骑和虎卫军;的西凉骑兵;的无当飞军;麾下的亲兵卫队“白毦兵”等。
其中白毦兵最不为人所熟知。
史上关于白毦兵的记载很少,仅能看到只言片语的零星资料。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在给蜀汉中都护的书信中说“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从诸葛亮的这几句话中可以知道,白毦兵是刘备的嫡系部队,是西方上等兵,这支亲兵的人数不多。
(诸葛亮)
(一)刘备何时组建自己的卫队白毦兵?
白毦兵的存在,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兴衰,为保卫刘备及其政权的安全,应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鲜有战绩故事流传下来,历史有意无意让这支军队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这支部队什么时间组建,从什么时候称白毦兵,部队兵源,特别是去向如何,无具体史料。
按常理,一个统帅应该是有了一定的地位、地盘,才有能力组建自己的亲兵卫队。公元196年,刘备做了豫州牧后有可能组建自己的亲卫队。但真正有白毦兵这个部队建制番号,应当是刘备入川后。
建安十六年(211年),邀请刘备入川,刘备遂留诸葛亮、等守荆州,自率数万步卒入蜀。建安十八年(213年),刘璋手下李严率众投降,刘备军力益强,调诸葛亮、、等率军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领益州牧,治所在今成都。
入川后的刘备,据守天府之国,兵多将广,到了这时候,刘备方着手给自己组建训练一支真正的近卫军,以图霸业。毕竟刘备是怀揣着光复汉室的梦起兵的。
于是,、忠诚勇武、地位优越的步兵劲旅白毦兵诞生了。
(二)为什么诸葛亮称之为“白毦”?
三国时,益州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以及缅甸北部,还有湖北河南少部分地区。白毦兵中,很可能吸收了不少西南少数民族兵。如戴白毦的羌兵,个个彪悍善战。
白毦兵这个名称很有特点,没有杀气血腥气,倒蕴含着一种古老的图腾文化气息,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点。
毦,也称旄,指古代在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也指用牦牛尾制作的符节。
《汉魏故事》中记载,“与外国节皆二,赤毦一,黑毦十,异于常节。”
另据《·蜀书·诸葛亮传》引注《魏略》记载,刘备“性好结毦”。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诸葛亮去见刘备,正巧有人给刘备送了牦牛尾,刘备也不问诸葛亮要说什么,就自顾自用手编结。于是诸葛亮说“开明的将军应当有远大的志向,但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说“和你怎么说呢,我不过是用来打发闲时间罢了。”别忘了,咱们的刘皇叔是织席贩履出身啊。
个人以为,所谓白毦兵,可能就是在头盔顶上统一装饰有白色牦牛尾编织的饰品。这样标志醒目,方便区别对待之,也体现了这支卫队的威武尊贵。可能因刘备的爱好,也是受羌兵发,况川西多牦牛。
脑补一个场面校场上,旗帜猎猎,寒光闪闪,喊杀声震天,排列整 齐的铁甲卫士,神情凛然,头盔上的白毦在风中飘扬。
(三)白毦兵的统帅是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一件东吴把名震天下的关羽杀了,关羽死了不要紧,但原本蜀汉管辖的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被东吴占领,这样永安(即白帝城)就处在了吴蜀交界地,成了蜀汉的东大门,与镇守的西陵郡对峙,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关键陆逊很厉害啊。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为了确保蜀汉安全,刘备在鱼腹(因永安宫改名永安)建永安宫,亲自驻守永安。他的亲兵卫队白毦兵自然也随刘备驻守永安,肩负着保卫刘备和把守蜀汉东大门的双重任务。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以替义弟关羽报仇为由,亲率数万大军攻打东吴,次年八月,被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大败于夷陵。此次战役,蜀汉几乎,多名将领阵亡,刘备在卫队保护下,溃退永安,忧愤成疾,于公元223年6月10日(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在白帝城(即永安)病逝,享年63岁,。
诸葛亮和李严奉遗诏辅佐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镇守永安。李严是第一任永安都督,时为护军。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陈到,因为白毦兵的光辉历程和陈到密不可分。多数观点认为陈到是白毦兵的统帅,也有学者认为白毦兵由刘备亲自统帅,刘备死后才由陈到指挥。
关于陈到,可查的史料很少。陈寿的《三国志·蜀书》没有给他独立立传,只是在其他人的传中,有两处提到陈到。
《三国志·蜀书》结尾,陈寿引杨戏的《季汉辅臣赞》,“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这里的征西忠克就是赞陈到。后三句可以看作是陈到的简历。
《三国志·李严传》中,“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说的是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出军汉中,为做好防卫与后援,调李严屯兵江州,命护军陈到驻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仍属李严统管。
还有一则有关陈到去世的信息,出自《华阳国志·巴志》卷一,“以尚书令李严为都督,造设围戍。严还江州,征西将军汝南陈到为都督。到卒官,以征北大将军南阳宗预为都督。”
这三则信息虽然简略,但大致可看出陈到的生平轨迹。自豫州(时在194-196年间)追随刘备,在刘备生前,随刘备四处征战二十多年,护卫刘备的生命安全。刘备病逝后,陈到统领白毦兵,驻守永安,直至“卒官”,就是死于任上。陈到死于那一年,没有确切记载,有人推测是建兴八年(230年)。
(四)白毦兵最终的命运
从蜀汉定国到陈到去世,白毦兵基本都活动在蜀汉东部吴蜀交界地,因之,魏、吴不敢犯。
《三国志·宗预传》载,“迁后将军,督永安,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联系上文“到卒官,以征北大将军南阳宗预为都督。”是说陈到死后,南阳宗预接任永安都督。但具体是哪一年,无确切记载。
这时,白毦兵的建制番号是否还在,不能确知。
有学者认为陈到死后,白毦兵的建制番号就被撤销了。因蜀汉后期,进行了一场军制改革,承汉制,先后建立了左右羽林军和虎步营,所剩白毦兵也可能被整编到了这些部队之中。
宗预及后任闫宇、驻守永安时,统领的已不再是白毦兵。
公元263年,蜀汉国亡,白毦兵连同这个政权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距刘备病逝永安40年。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