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对手为什么会是夏侯楙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在平定南中收服南蛮各部后,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亲率十万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之战,由于曹魏对诸葛亮的突然兴兵准备不足所以战役之初进展很顺利,陇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投降,广魏郡和陇西郡也在诸葛亮的兵锋之下,一时之间曹魏朝廷上下震动。反观曹魏一方,此时镇守长安负责西线战事的主帅是之子夏侯楙。夏侯楙无勇也无谋,《志》称其为“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提出子午谷奇谋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判定如果兵临长安城下夏侯楙一定会弃城而走,战事的发展也证明夏侯楙的才能不足,关中一个如此重要的地方曹魏为何派了这样一位膏粱子弟前来坐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对手为何是夏侯楙?在哪?其实是有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西线无战事。自222年刘备兵败夷陵,223年刘备病故之后,蜀汉不仅国力大幅削弱,南部的南蛮各族也蠢蠢欲动,诸葛亮忙于平定内乱和恢复实力根本无力和无心在汉中方向对曹魏用兵,魏蜀边界没有上规模的战役打响,保持了比较长时间的和平态势;时期对蜀汉的策略就是派大军守住要地,等到魏国实力足够强大之时再一举攻之,所以曹魏的西线在守不在攻,在曹丕和曹睿看来派一个夏侯楙能维持这种态势就可以了,这个也是造成曹魏在关中军备松懈,使得诸葛亮很快拿下陇右三郡的原因之一。
第二,西线防守,东线和南线主攻,曹丕这一时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和孙权作战上,比如222年曹丕三路伐吴,224-225年曹丕又两次亲征至广陵,曹魏的主力和名将都集中到了东线和南线,比如此时的张郃就在南线,《三国志》记载“明帝即位,遣南屯荆州,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曹真在曹睿登基后官拜大将军在朝中辅佐曹睿。
那么司马懿此时又在忙什么呢?曹睿登基后虽然司马懿是四大托孤大臣之一(其他三人是曹休曹真和),对司马懿始终有猜忌之心,所以司马懿一度被剥夺了兵权赋闲在家,不过的意外早逝给了司马懿重新出山的机会,曹睿无人可用重新用了司马懿“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相当于代替了夏侯尚的地位负责曹魏的整个南线防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初正是司马懿重新出山第一战大破复叛的孟达之时。
第三,不得不说夏侯楙的地位尊贵夏侯楙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惇是曹魏宗室第一人地位无人可比(演义中还提到夏侯楙原来是之子过继给了夏侯惇,夏侯渊在时期就是西线的主帅在汉中之战中被斩杀,这更给了夏侯楙镇守长安的理由);,夏侯楙的妻子就是曹操的女儿,相当于是亲上加亲;,夏侯楙和曹丕的关系相当好,《三国志》记载“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如此一来曹魏几大防线中当时相对不重要的西线由夏侯楙出任主帅也就不足为奇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之所以进展顺利,不得不说和曹魏西线主帅夏侯楙的无能不无关系,试想一下此时镇守关中的如果是曹真张郃或司马懿三人中的任何一人,诸葛亮很可能没有这么顺利,果然在曹睿御驾亲征和曹真张郃率东线主力赶赴关中之后,诸葛亮接连遭遇街亭大败以及邓芝在箕谷被曹真击败后只能选择退兵,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