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后,左良玉拥兵80万,为什么不去打清军,反而去攻打南明?
公元1644年,攻入京城。皇帝吊死煤山后,福王,在南京登基,建立了,史称,
当时拥兵80万,是南明最大的军事集团,按理说新建立的南明政权,怎么说也得由他来操纵吧!但的结果竟然是新建的南明政权,却让江北四镇给操纵了。
因为皇帝是由江北四镇拥立出来的,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分配,也是江北四镇操纵下完成的。
左良玉做为当时最大的军事集团,竟然被排挤到帝国政府的边缘地位。虽然南京政府谁也不敢无视左良玉的利益,但中央政府内部,却显然没有一个完全看左良玉眼色行事的高级官员。
面对这种局面,左良玉自然希望改变。于是左良玉让黄澍入朝,公然挑战马士英的权力。在朝堂之上,黄澍向皇帝公布马士英的十大罪状,并且对马士英动起了手。黄澍敢这样做,因为他背后站着左良玉军事集团;左良玉之所以让黄澍如此做,无非是想使南京政府由自己来操纵。
如果马士英在这次事件中被打倒,那南明中央政府自然就会大举换成亲左良玉的人了。
但马士英却并没有被打倒。
因为皇帝没有响应黄澍去打击马士英;而且普遍朝臣也并没有追随黄澍大举围攻马士英。
左良玉军事集团派到南京政府的代表,在南京政府只是一个孤零零的政治人物罢了。虽然他背后有左良玉的支持,可以肆无忌惮的打骂马士英,却显然没有在中央政府,取得任何人的响应与支持;既然如此,马士英的地位自然无可动摇了;左良玉在中央政府内,自然也无法取代江北四镇的影响力。
弘光皇帝仍然选择马士英、选择江北四镇。因为弘光皇帝明白自己的地位,如果他改投左良 玉,并提高一心与马士英作对的黄澍地位,那局面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上帝也不敢保证;所以弘光皇帝决定继续保持原来的政治格局。
左良玉想在中央政府插一脚的企图失败了。
江北四镇、马士英做事;都可以打着中央政府的名义;从这层意义上,他们是处于挟天子令诸侯的优势之中。
左良玉在拥之时迟疑了一步,于是就丧失了这种优势,但左良玉真正的优势在于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最终两派决裂了,在满清大军就要南下的背景下,他们开始了大火拼。
江北四镇、左良玉都疯了吗?显然不是的,他们都非常有理性。
左良玉东下,是因为如果不东下就得与满清直接冲突了(此时满清大军已到达了长江上游);他们面对满清一点打仗的胆子也没有,但与自己的友军打仗还有点信心。
江北四镇回师南京与左良玉打仗,是因为他们真听马士英的命令、或是忠心弘光皇帝吗?显然也不是的,因为不回师南京城就得与满清军队直接冲突了(此时满清大军也到了江淮)。他们也同样是面对满清没有一点打仗的胆子,但与自己友军还有点信心。
左良玉要;江北四镇要保护南京中央政府;实际上都是为自己面对满清不战而逃找个好听的理由罢了。
他们之间之所以会公然火拼;只是因为他们认为满清有可能只会驻足长江,没有征服江南的意思,那面对江南这一块肥肉,左良玉、江北四镇自然都想往自己碗里多夹点;于是他们自然会为此大打出手了。
了,面对满清的攻势;就是再傻的人也知道,幻想满清会驻足长江,那纯粹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这种幻想,偏偏这么有市场。
了,左良玉、江北四镇等人,也知道这种幻想太不切实际了。于是他们从一开始起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满清驻足长江,那他们打败自己的友军后,就可以在江南拥有最大的发言权了。
了,如果满清挥师南下的意图;那他们就马上投降满清,从而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军事集团的既得利益。
所以满清大军兵临长江际,左良玉与江北四镇都是放弃江北地区,大举南移并相互火拼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